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57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为:设计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并进行核酸扩增以形成双链DNA,对双链DNA进行芯片电泳滴定传感,使双链DNA进入电泳通道进行反应形成移动反应界面;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核酸扩增后的双链DNA界面迁移距离,建立起界面迁移距离与核酸浓度的标准曲线;再对待测核酸进行扩增‑电泳滴定传感,得到待测核酸的界面迁移距离,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核酸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定量可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并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核酸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核酸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核酸检测在农业生产、微生物鉴定分析、药物研发、环境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众多核酸生物分析方法已经建立起来。这些方法涉及Northernblotting(Pall,G.S.,Codony-Servat,C.,Byrne,J.,Ritchie,L.,Hamilton,A.,2007.NucleicAcidsRes.35,e60.)、聚合酶链式反应(PCR)(Li,J.,Yao,B.,Huang,H.,Wang,Z.,Sun,C.H.,Fan,Y.,Chang,Q.,Li,S.L.,Wang,X.,Xi,J.Z.,200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设计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并进行核酸扩增以形成双链DNA,对双链DNA进行芯片电泳滴定传感,使双链DNA进入电泳通道进行反应形成移动反应界面;/n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核酸扩增后的双链DNA界面迁移距离,建立起界面迁移距离与核酸浓度的标准曲线;再对待测核酸进行扩增-电泳滴定传感,得到待测核酸的界面迁移距离,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核酸的浓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设计核酸扩增-芯片电泳滴定传感,并进行核酸扩增以形成双链DNA,对双链DNA进行芯片电泳滴定传感,使双链DNA进入电泳通道进行反应形成移动反应界面;
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核酸扩增后的双链DNA界面迁移距离,建立起界面迁移距离与核酸浓度的标准曲线;再对待测核酸进行扩增-电泳滴定传感,得到待测核酸的界面迁移距离,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核酸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并制作具有阴极池、电泳通道和阳极池的电泳滴定传感芯片;
(2)在电泳通道中预先填充含缓冲液的水凝胶,在阳极池中加入电极缓冲液;
(3)进行核酸扩增形成双链DNA,并去除残留的单链核酸;
(4)在阳极池与阴极池之间加载一定的直流电压,使扩增的双链DNA进入电泳通道,与缓冲液反应形成移动反应界面,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核酸扩增后形成的双链DNA在特定时间内的界面迁移距离,建立界面迁移距离与核酸浓度的标准曲线;
(5)对待测核酸进行扩增和电泳传感,得到待测核酸扩增后形成的双链DNA的界面迁移距离,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核酸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扩增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杂交链反应扩增(HCR)、催化茎环自组装扩增(CHA)、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滚环扩增(RCA)或等温指数扩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喜陈玲张强刘伟文刘小平王宇兴李红根肖华樊柳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