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4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涉及次氯酸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软化罐,所述软化罐内设有软化树脂,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和盐箱;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底端,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化水装置耗盐多、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耗盐水量少,耗时短,需水量少,能够有效的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盐水作为原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能够起到净水、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用于医院含菌污水处理和电镀含氰废水处理,还广泛应用于游泳池、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消毒、食品加工厂环境、医疗器械及酒店、餐厅的餐饮具消毒等。目前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软化水装置通常是包括一个软化罐和一个盐箱,软化罐只在罐顶有一个开孔,进水出水都从罐顶的开孔流过,通过自己软化阀来控制。此种软化水装置在再生时耗盐量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盐箱才可满足需要,占地面积较大,且耗时长,需水量大,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同时此种软化水装置固定程序运行,不能人为参与,与有些设备难以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此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耗盐水量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耗时短,需水量少,能够有效的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软化罐,所述软化罐内设有软化树脂,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和盐箱;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底端,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顶端。其中,所述软化罐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设有加压泵。其中,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设有软化罐进水端管路,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有水箱出水管,所述水箱出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连通;所述加压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出水管上。其中,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有水箱入水管,所述水箱入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均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入水管位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的前方,位于所述水箱入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之间的进水管上设有反冲洗进水阀。其中,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连通有反冲洗排污管,所述反冲洗排污管上设有反冲洗排污阀。其中,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设有软化罐出水端管路,所述软化罐出水管与所述软化罐出水端管路连通,所述软化罐出水管上设有软化罐出水阀。其中,所述软化罐出水端管路的未端伸入到所述盐箱的出水口内。其中,所述盐箱内设有盐箱出水管,所述盐箱出水管与所述软化罐出水端管路相连通,所述盐箱出水管与所述软化罐出水端管路之间不重合也不平行。其中,所述位于所述软化罐出水管与所述盐箱之间的所述软化罐出水端管路上设有再生阀。其中,所述盐箱的入水口设有盐箱入水管,所述盐箱入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软化罐,所述软化罐内设有软化树脂,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和盐箱;软化罐的进水端位于软化罐的底端,软化罐的出水端位于软化罐的顶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的软化罐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两个开孔,自来水从进水端进入,软化后的水由出水端排出,能够大大的减少再生盐水的用量,与现有的软化水装置相比,每次再生可节约盐水58%左右,只需要一个较小的盐箱就可以满足要求,大大的缩小了软化水装置整体的体积,减小了占地面积,有利于节约空间;并且再生一次用时仅为0.6小时,比现有技术中的软化水装置缩短了约70%;用水量也大大的减少,再生一次仅用水75L,约节水87%。可见本专利技术软化水处理装置大大的节约了盐、水和时间,不仅节约了运行成本,还有利于提高软化水装置的软化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可人为参与控制,解决了固有的运行程序不能更改的问题,方便与其它设备配套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化水装置耗盐多、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耗盐水量少,耗时短,需水量少,能够有效的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软化罐,20、软化树脂,30、储水箱,40、加压泵,50、盐箱,60、进水管,62、水箱入水管,64、水箱出水管,66、反冲洗排污管,68、软化罐进水端管路,70、盐箱入水管,72、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4、软化罐出水管,76、盐箱出水管,80、反冲洗进水阀,82、反冲洗排污阀,84、软化罐出水阀,86、再生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软化罐10,软化罐10内设有软化树脂20,软化罐10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30,软化罐10与储水箱30之间设有加压泵40,软化罐10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74和盐箱50。软化罐10的进水端位于软化罐10的底端,软化罐10的出水端位于软化罐10的顶端。如图1所示,软化罐10的进水端设有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储水箱30的出水口连通有水箱出水管64,水箱出水管64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连通,加压泵40设置在水箱出水管64上,加压泵40用于将储水箱30内的水打到软化水罐10内,进行软化处理。如图1所示,储水箱30的进水口连通有水箱入水管62,水箱入水管62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均连通有进水管60,进水管60连通市政自来水。根据水流的方向,定义来水的方向为前方,则水箱入水管62与进水管60相连通的接口位于前方,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与进水管60相连通的接口位于后方,即水箱入水管62位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的前方。位于水箱入水管62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之间的进水管60上设有反冲洗进水阀80。如图1所示,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连通有反冲洗排污管66,反冲洗排污管66上设有反冲洗排污阀82。本实施方式优选反冲洗排污管66与进水管60为同一管路,位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与进水管60连通接口前方的为进水管60,位于软化罐进水端管路68与进水管60连通接口后方的为反冲洗排污管66。如图1所示,软化罐10的出水端设有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软化罐出水管74与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连通,软化罐出水管74上设有软化罐出水阀84,软化处理后的软化水由软化罐出水管74排出。如图1所示,盐箱30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的未端伸入到盐箱30的出水口内,盐箱30内靠近出水口的位置设有盐箱出水管76,盐箱出水管76与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的未端相连通。本实施方式优选盐箱出水管76的中部与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连通,盐箱出水管76与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之间即不重合也不平行,即盐箱出水管76与软化罐出水端管路72之间夹有一定角度,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该夹角为直角,即盐箱出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软化罐,所述软化罐内设有软化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和盐箱;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底端,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19 CN 20202114831771.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软化罐,所述软化罐内设有软化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软化罐出水管和盐箱;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底端,所述软化罐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软化罐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罐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设有加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罐的进水端设有软化罐进水端管路,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有水箱出水管,所述水箱出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连通;所述加压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出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投加运行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有水箱入水管,所述水箱入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均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入水管位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的前端,位于所述水箱入水管与所述软化罐进水端管路之间的进水管上设有反冲洗进水阀。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高翠花毛士廉栾好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