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13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转向节锻造方法的制造步骤如下:步骤一:检验下料:将待处理的棒料依次进行打磨、除杂和冲洗后放在传送带上,让棒料依次通过传送带尾部加装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对棒料混料、热处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热处理状态、裂纹直接进行分析筛选,并记录下棒料的数量。本方明能够提前将残次品进行筛选和剔除,有效提高转向节的成品合格率,由此实现对转向节的高质量锻造,避免内箱体的底板与外箱体的内板发生碰撞,防止内箱体内部残留的炙热残渣迸溅,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使用者被烫伤,可对棒料进行便捷式转移和运输,可原地调整倾倒棒料出口的朝向。

A forging method of forklift steering knuckl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节加工
,具体的是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驱动类机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机动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而改进其生产加工的锻造方法,是提高其强度的重要途径;现有的转向节锻造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通常不能提前将残次品进行筛选剔除,无法提高转向节的成品合格率,炙热残渣易迸溅出箱体而烫伤工作人员,对棒料无法进行及时转移和运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转向节锻造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通常不能提前将残次品进行筛选剔除,无法提高转向节的成品合格率,炙热残渣易迸溅出箱体而烫伤工作人员,对棒料无法进行及时转移和运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转向节锻造方法的制造步骤如下:步骤一:检验下料:将待处理的棒料依次进行打磨、除杂和冲洗后放在传送带上,让棒料依次通过传送带尾部加装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对棒料混料、热处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热处理状态、裂纹直接进行分析筛选,并记录下棒料的数量,将合格的棒料送入可倾式箱体进行下料;步骤二:预热:将可倾式箱体内的棒料依次送入步进式中频加热炉内,由其依照锻造的生产节拍将棒料推出炉体,并根据红外测温仪测出棒料温度,出料装置根据温度将棒料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送入废料箱;步骤三:挤压、预锻和终锻:首先除去预热后的热气,随后升温并以46℃/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410℃,并保持55min,将棒料在电动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进行预锻,夹料回转机械手机构回转至预锻模具,将预锻模具中的工件取出,并送入终锻工序的模具中,机械手回转至安全位置,执行机构下降,完成终锻工序的打击,执行机构上升顶杆将工件顶出,至此完成了终锻工序;步骤四:切边校正:将步骤三终锻后的材料以10℃/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525℃,并保持30min,处理后的材料在锻造塑形后升温至500℃并进行切边,随后进行磨边即可,完成对转向节的生产锻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包括检验下料、预热、挤压、预锻和终锻以及切边校正,其中步骤一中所述可倾式箱体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下端表面四角均固设有万向轮结构,所述内箱体的后侧壁与外箱体的后端壁板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连接有铰链壁,所述外箱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旋搅杆,所述万向轮结构包括固接底柱,所述固接底柱的下端设置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下端表面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内箱体的下端表面均匀固设有若干组钢性弹簧,所述内箱体的外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固定齿轮,所述旋搅杆的外表面靠近右侧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靠近右侧固设有旋绕齿,所述铰链壁包括齿盘,所述齿盘上安装有牵连臂,所述牵连臂的外表面中间位置且靠近下侧贯穿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槽的下侧位于齿盘的下部设置有臂杆,所述臂杆的下端表面固设有臂柱,所述牵连臂的内部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卡锁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可倾式箱体由内箱体、万向轮结构、铰链壁和旋搅杆共同构成,内箱体通过铰链壁与可倾式箱体活动铰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箱体通过钢性弹簧与外箱体弹动安装,且内箱体通过固定齿轮、旋转杆和旋绕齿配合与外箱体啮合设置,其中固定齿轮和旋绕齿的齿数比为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箱体的两侧壁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旋转杆对应设置有轴承,旋绕齿通过旋转杆和轴承配合与外箱体旋转设置,旋搅杆通过旋转杆与外箱体的侧壁平行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滚轮与旋转体滑动设置,且滚轮通过旋转体和固接底柱配合与外箱体旋转安装,旋转体的上端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均匀固设有若干组滑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箱体通过牵连臂、齿盘和臂杆配合与外箱体关联设置,齿盘的外表面均匀固设有若干组齿牙,牵连臂与内箱体后侧壁固定连接,且牵连臂通过卡锁舌和齿牙配合与齿盘啮合设置,其中齿盘通过六角螺杆与牵连臂螺栓安装,臂杆与齿盘固定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检验下料和预热工序中的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和红外测温仪,利用两种装置对棒料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利用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对棒料混料、热处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热处理状态、裂纹直接进行分析筛选,将数据变化不在正常数值内的棒料进行剔除,以及利用棒料表面开裂,导致其内部热量与正常棒料存在差异的棒料进行比对,数值较低的进行筛选剔除,通过上述操作步骤,可提前将残次品进行筛选和剔除,省去后期锻造工序消耗的同时,有效提高转向节的成品合格率,由此实现对转向节的高质量锻造;2、通过在可倾式箱体内设置的内箱体、旋搅杆和钢性弹簧,可手动旋转旋搅杆,在固定齿轮和旋绕齿齿数相同情况下,使得内箱体紧密啮合在外箱体内侧的同时,可绕两侧的旋绕齿啮合转动下缓慢向前倾斜,将棒料送入加热炉内,输送结束后,可利用钢性弹簧的弹力,减缓内箱体底部的下压冲力,避免内箱体的底板与外箱体的内板发生碰撞,防止内箱体内部残留的炙热残渣迸溅,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中通过转动旋搅杆来带动内箱体的整体在外箱体内倾斜翻转,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到棒料而被烫伤;3、通过在可倾式箱体的底部设置的万向轮结构,利用滚轮可绕旋转体发生滚动的同时,亦可通过旋转体绕固接底柱中心旋转,由此通过万向轮结构实现可倾式箱体的整体滑动和原地旋转,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对棒料进行便捷式转移和运输,可原地调整倾倒棒料出口的朝向,方便棒料快速加入加热炉内,防止棒料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发生大面积氧化,确保棒料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万向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旋搅杆和旋绕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铰链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铰链壁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01、可倾式箱体;1、外箱体;2、内箱体;3、万向轮结构;4、铰链壁;5、旋搅杆;6、固接底柱;7、旋转体;8、滚轮;9、钢性弹簧;10、固定齿轮;11、旋转杆;12、旋绕齿;13、齿盘;14、牵连臂;15、轮槽;16、臂杆;17、臂柱;18、卡锁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转向节锻造方法的制造步骤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向节锻造方法的制造步骤如下:/n步骤一:检验下料:将待处理的棒料依次进行打磨、除杂和冲洗后放在传送带上,让棒料依次通过传送带尾部加装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对棒料混料、热处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热处理状态、裂纹直接进行分析筛选,并记录下棒料的数量,将合格的棒料送入可倾式箱体(01)进行下料;/n步骤二:预热:将可倾式箱体(01)内的棒料依次送入步进式中频加热炉内,由其依照锻造的生产节拍将棒料推出炉体,并根据红外测温仪测出棒料温度,出料装置根据温度将棒料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送入废料箱;/n步骤三:挤压、预锻和终锻:首先除去预热后的热气,随后升温并以46℃/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410℃,并保持55min,将棒料在电动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进行预锻,夹料回转机械手机构回转至预锻模具,将预锻模具中的工件取出,并送入终锻工序的模具中,机械手回转至安全位置,执行机构下降,完成终锻工序的打击,执行机构上升顶杆将工件顶出,至此完成了终锻工序;/n步骤四:切边校正:将步骤三终锻后的材料以10℃/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525℃,并保持30min,处理后的材料在锻造塑形后升温至500℃并进行切边,随后进行磨边即可,完成对转向节的生产锻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向节锻造方法的制造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验下料:将待处理的棒料依次进行打磨、除杂和冲洗后放在传送带上,让棒料依次通过传送带尾部加装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对棒料混料、热处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热处理状态、裂纹直接进行分析筛选,并记录下棒料的数量,将合格的棒料送入可倾式箱体(01)进行下料;
步骤二:预热:将可倾式箱体(01)内的棒料依次送入步进式中频加热炉内,由其依照锻造的生产节拍将棒料推出炉体,并根据红外测温仪测出棒料温度,出料装置根据温度将棒料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送入废料箱;
步骤三:挤压、预锻和终锻:首先除去预热后的热气,随后升温并以46℃/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410℃,并保持55min,将棒料在电动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进行预锻,夹料回转机械手机构回转至预锻模具,将预锻模具中的工件取出,并送入终锻工序的模具中,机械手回转至安全位置,执行机构下降,完成终锻工序的打击,执行机构上升顶杆将工件顶出,至此完成了终锻工序;
步骤四:切边校正:将步骤三终锻后的材料以10℃/h的加温速率,加热至525℃,并保持30min,处理后的材料在锻造塑形后升温至500℃并进行切边,随后进行磨边即可,完成对转向节的生产锻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配件转向节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验下料、预热、挤压、预锻和终锻以及切边校正,其中步骤一中所述可倾式箱体(01)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内箱体(2),所述外箱体(1)的下端表面四角均固设有万向轮结构(3),所述内箱体(2)的后侧壁与外箱体(1)的后端壁板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连接有铰链壁(4),所述外箱体(1)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旋搅杆(5),所述万向轮结构(3)包括固接底柱(6),所述固接底柱(6)的下端设置有旋转体(7),所述旋转体(7)的下端表面两侧设置有滚轮(8),所述内箱体(2)的下端表面均匀固设有若干组钢性弹簧(9),所述内箱体(2)的外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固定齿轮(10),所述旋搅杆(5)的外表面靠近右侧设置有旋转杆(11),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东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