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06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氧离子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S1.制备二氧化钛溶液: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此时二氧化钛粉末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5‑20,而后工作人员在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使得二氧化钛混合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混合好的溶液用超声器振荡一端时间,在振荡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磁力搅拌机搅拌混合溶液,从而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所添加的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会使得干燥后的粉末含有铜离子,可以提高活性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该活性材料产生负氧离子的能力。

A negative oxygen ion active material with photothermal cat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氧离子材料生产
,具体是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
技术介绍
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有人把负离子称为“空气维生素”,并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认为空气负离子与长寿有关,称它为“长寿素”。中国专利号CN106943616B提供一种活性材料具有吸光、储光、热释光子、光能转移、能量上转换功能并实现光热催化产生负氧离子,将其作为薰香辅助材料掺入到制香材料中,可使熏香具有产生负氧离子、清新空气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能光热催化产生负氧离子的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市售的纳米TiO2作为主体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渗透技术嵌入SrαMnβZr1-0.5α-0.5βP2O7(α=0.01α0.15,β=0.001β0.05),制备得到能通过光热催化产生负氧离子的SrαMnβZr1β0.5αβ0.5βP2O7βTiO2活性材料。上述制备活性材料的工艺结构较为复杂,不易于生产,同时上述制备活性材料产生负氧离子能力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制备活性材料的工艺结构较为复杂与制备后的活性材料产生负氧离子能力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二氧化钛溶液: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此时二氧化钛粉末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5-20,而后工作人员在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使得二氧化钛混合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混合好的溶液用超声器振荡一端时间,在振荡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磁力搅拌机搅拌混合溶液,从而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之后工作人员在通过离心机对二氧化钛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从而取出上层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S2.掺入基体材料: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基体材料研磨成粉末,之后倒入S1中二氧化钛溶液中,随后用搅拌器搅拌,使得基体材料混合在二氧化钛分散液中;S3.掺入金属离子:工作人员将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同时工作人员上一步制作好的溶液倒入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后加热使得溶液产生水热反应;S4.烘干研磨:待上一步水热反应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后的溶液送入烘箱中烘干,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取出干燥后的粉末,并用球磨机研磨粉末,进而碾碎粉末中的大颗粒晶体,从而得到该材料。进一步地,所述S1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且表面活性剂为二氧化钛粉末质量的0.1%-3%。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与聚丙烯酸钠比例为1-6:1,且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2000,聚丙烯酸钠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进一步地,所述S1中助剂为甲基硅油,且助剂为二氧化钛粉末质量的0.05%-1%。进一步地,所述S1中超声器采用功率≥300W的超声器,且振荡时间为0.5-2h,,频率为20-25KHz。进一步地,所述S1中磁力搅拌机转速为500-1500r/min,且搅拌时间1-5h,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进一步地,所述S1中离心机中转速为1500-3000r/min且离心时间为5-15min。进一步地,所述S2中基体材料为竹纤维、活性炭、熏香料,所述搅拌器搅拌时间为:0.5-2h,转速为800-1000r/min。进一步地,所述S3中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中乙酸铜的浓度为0.01mol/L~2mol/L,且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中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浓度为0.001mol/L~1mol/L,所述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搅拌时间为0.5-2h。进一步地,所述S3中水热反应温度为70℃-180℃,且时间为2~5h。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活性材料制备方法,该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掌握,从而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提高该活性材料制备的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会使得干燥后的粉末含有铜离子,可以提高活性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该活性材料产生负氧离子的能力。(3)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活性炭、熏香,活性炭会使得活性材料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同事熏香同时会使得活性材料具有香味,有利于提高活性材料功能,以便于适用更多的人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制备二氧化钛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掺入金属离子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如图1-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二氧化钛溶液: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此时二氧化钛粉末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0,而后工作人员在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使得二氧化钛混合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混合好的溶液用超声器振荡一端时间,在振荡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磁力搅拌机搅拌混合溶液,从而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之后工作人员在通过离心机对二氧化钛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从而取出上层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S2.掺入基体材料: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基体材料研磨成粉末,之后倒入S1中二氧化钛溶液中,随后用搅拌器搅拌,使得基体材料混合在二氧化钛分散液中;S3.掺入金属离子:工作人员将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同时工作人员上一步制作好的溶液倒入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后加热使得溶液产生水热反应;S4.烘干研磨:待上一步水热反应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后的溶液送入烘箱中烘干,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取出干燥后的粉末,并用球磨机研磨粉末,进而碾碎粉末中的大颗粒晶体,从而得到该材料。进一步地,所述S1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和聚丙烯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二氧化钛溶液: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此时二氧化钛粉末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5-20,而后工作人员在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使得二氧化钛混合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混合好的溶液用超声器振荡一端时间,在振荡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磁力搅拌机搅拌混合溶液,从而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之后工作人员在通过离心机对二氧化钛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从而取出上层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nS2.掺入基体材料: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基体材料研磨成粉末,之后倒入S1中二氧化钛溶液中,随后用搅拌器搅拌,使得基体材料混合在二氧化钛分散液中;/nS3.掺入金属离子:工作人员将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同时工作人员上一步制作好的溶液倒入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后加热使得溶液产生水热反应;/nS4.烘干研磨:待上一步水热反应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后的溶液送入烘箱中烘干,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取出干燥后的粉末,并用球磨机研磨粉末,进而碾碎粉末中的大颗粒晶体,从而得到该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二氧化钛溶液: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此时二氧化钛粉末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5-20,而后工作人员在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使得二氧化钛混合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混合好的溶液用超声器振荡一端时间,在振荡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磁力搅拌机搅拌混合溶液,从而得到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之后工作人员在通过离心机对二氧化钛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从而取出上层稳定的二氧化钛分散液;
S2.掺入基体材料: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基体材料研磨成粉末,之后倒入S1中二氧化钛溶液中,随后用搅拌器搅拌,使得基体材料混合在二氧化钛分散液中;
S3.掺入金属离子:工作人员将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溶液,同时工作人员上一步制作好的溶液倒入乙酸铜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后加热使得溶液产生水热反应;
S4.烘干研磨:待上一步水热反应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后的溶液送入烘箱中烘干,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取出干燥后的粉末,并用球磨机研磨粉末,进而碾碎粉末中的大颗粒晶体,从而得到该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且表面活性剂为二氧化钛粉末质量的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光热催化生产的负氧离子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与聚丙烯酸钠比例为1-6:1,且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2000,聚丙烯酸钠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多礼新材料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