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35-T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39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材料领域与污染物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D35‑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35-TiO2纳米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材料领域与污染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米薄膜材料。
技术介绍
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最近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双酚A(BPA)是EDCs的典型代表,是广泛用作制造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塑料的原料。目前,据报道BPA从聚碳酸酯婴儿奶瓶,饮用水箱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中都有浸出,说明它已经普遍存在于水生环境中。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反应可有效去除顽固化合物,并且由于TiO2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化学稳定性,无毒性和低成本而常用于废水净化。但是,TiO2带隙较宽(3.2eV),只能吸收紫外光。然而,紫外光子通量仅占整个太阳光谱的3%-5%,人工紫外光的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济成本高昂。另外,注入TiO2导带(CB)的电子很容易与其价带(VB)中留下的空穴重新结合,从而降低光催化效率。上述问题限制了纯TiO2光催化的实际应用。近年来,染料敏化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也已应用于水分解和污染物的分解中。敏化剂是染料敏化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35-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35-TiO2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550℃的热台上,用喷雾热解法在预清洗的FTO玻璃基板上沉积形成致密的结晶TiO2空穴阻隔层;
步骤2:将胶状的TiO2纳米颗粒通过刮涂法加载到步骤1所述的致密的结晶TiO2空穴阻隔层上,循环操作三次,并在每个循环后在100℃的烘箱中干燥20分钟;
之后,将干燥后的样品置于马弗炉中于550℃下烧结6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90℃,接着将样品浸入35mM的TiCl4水溶液中置于76℃烘箱中保持5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样品表面,再次重复上述烧结过程,自然冷却至70℃;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介孔TiO2纳米晶薄膜浸入含有0.5mMD35染料的乙腈溶液中敏化10小时,之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样品并吹干,即得D35-TiO2纳米晶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喷雾前驱体溶液为含有0.15M钛酸丁酯和3M乙酰丙酮的异丙醇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喷雾距离样品4厘米,单次喷雾时间为15秒,喷雾循环次数为20次,每个循环之间间隔60秒,得到厚度为200纳米的所述致密的结晶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金鹏康白雪艾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