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生长代谢所分泌的高分子多糖,通过静态或动态培养可以得到纤维素膜或纤维素絮。细菌纤维素纤维是由直径3~4纳米的微纤组合成40~60纳米粗的纤维束,并且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三维网络结构。由于细菌纤维素膜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极高的亲水性,因此具有极大的水通量,常作为载体应用。海洋贻贝生物能够牢牢地附着在岩石上,主要是由于海洋贻贝生物可以分泌一种粘附蛋白,其主要成分为聚多巴胺。由于聚多巴胺几乎可以粘附在任何材料上,因此可以作为次级反应平台,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电学、热稳定和化学稳定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在太阳能转化、紫外光吸收、污水处理和颜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催化材料,在 ...
【技术保护点】
1.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将除杂、脱色后的细菌纤维素加入到多巴胺盐酸盐溶液中,经超声充分混合后,Tris调节溶液的pH至7.5~8.5,聚合反应,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n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加入到六氟钛酸铵溶液中,然后加入尿素,超声下充分混合,置于80~100℃下水浴反应,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除杂、脱色后的细菌纤维素加入到多巴胺盐酸盐溶液中,经超声充分混合后,Tris调节溶液的pH至7.5~8.5,聚合反应,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加入到六氟钛酸铵溶液中,然后加入尿素,超声下充分混合,置于80~100℃下水浴反应,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细菌纤维素为膜或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001~0.01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反应时间为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平,杨鲁豫,徐旭冉,赵玉祥,胡颖,孙汴京,林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