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剥离紧套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96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剥离紧套光纤,包括有光纤和包覆在光纤外的被覆层(5),其特征在于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有具不粘和润滑性能的分离层(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各种仪器及设备尾缆的易剥离的紧套光纤。
技术介绍
在室内光缆和各种仪器、通信设备尾缆中大都设置紧套光纤。现有的紧套光纤是由光纤外包覆一层由缓冲材料组成的被覆层而构成,由于被覆层和光纤结合紧密,在光纤端头联接时,被覆层不易被剥离,这不仅给实际使用带来不便而且也会在剥离时损坏光纤的被剥段。另一方面,紧套的被覆层也会对光纤产生一定的应力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其被覆层易于剥离,使用、联接方便的紧套光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光纤和包覆在光纤外的被覆层5,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有一分离层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置具优异不粘性和润滑性的分离层,使被覆层很容易剥离光纤,一次剥离出的被覆层最长可达25~200mm,给使用带来了方便;2、改善了光纤在被覆层中的受力状况,使光纤所受的应力进一步减少,从而增强光纤的传输特性;3、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层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有光纤,光纤由光纤纤芯1、光纤包层2及光纤涂覆层3构成,在光纤外包覆有一分离层4,分离层由以合成油为基体的填充胶(Lunrctra WA840)构成,或由以聚四氟乙烯的氟共聚物PTFE为主要成份的分散润滑剂(DryFilm RA)构成,分离层厚度为3~6μm,此外,分离层也可由一种可快速UV(紫外线)固化的基体材料(Cablelite3287-9-41)构成,厚度为20~130μm,该材料弹性模量远小于光纤涂覆层和被覆层的弹性模量,因此可使上述两层很容易被剥离;在分离层4外包覆有被覆层5,由此构成易剥离紧套光纤。权利要求1.一种易剥离紧套光纤,包括有光纤和包覆在光纤外的被覆层(5),其特征在于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有具不粘和润滑性能的分离层(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剥离紧套光纤,其特征在于光纤由光纤纤芯(1)、光纤包层(2)及光纤涂覆层(3)构成。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剥离紧套光纤,其特征在于分离层(4)由以合成油为基体的填充胶构成,或由以聚四氟乙烯的氟共聚物PTFE为主要成份的分散润滑剂构成,分离层厚度为3~6μm。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剥离紧套光纤,其特征在于分离层(4)由可快速UV固化的基体材料构成,厚度为20~130μ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各种仪器及设备尾缆的易剥离的紧套光纤。包括有光纤和包覆在光纤外的被覆层,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有一分离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光纤和被覆层之间设置具优异不粘性和润滑性的分离层,使被覆层很容易剥离光纤,一次剥离出的被覆层最长可达25~200mm,给使用带来了方便;2.改善了光纤在被覆层中的受力状况,使光纤所受的应力进一步减少,从而增强光纤的传输特性;3.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实现。文档编号G02B6/44GK2570815SQ0227939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爱华, 熊壮, 万冰, 孙志雄 申请人: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熊壮万冰孙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