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墨丘利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和由此构成的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5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室内使用的光缆的紧缓冲光纤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缓冲光纤束10和一种由该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光缆,该紧缓冲光纤束包括多个光纤1和包层5,整体地包住多个光纤1以在相邻的光纤1之间提供至少一个或两个颈状部分7或连接部分13,因而可以沿着颈状部分7或连接部分13将每个光纤1容易地分散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室内使用的光缆的紧缓冲光纤束(tight-bufferedoptical fiber bundle),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和由该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光缆,该光缆通过颈状部分能够将每个光纤分开,通过将多个光纤整体地包上在相邻的光纤之间形成该颈状部分。近年来,由于各种通信服务的逐步发展,光缆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依据安装地点可以将这些光缆分为室内光缆和室外光缆。特别是,在短距离或建筑物中应用的室内光缆比室外光缆要轻得多和易损坏得多。出现的多媒体存取网络特别是安装在有限的管道空间中(比如智能大厦)的光学存取网络要求具有较小直径的多芯光缆。为满足这一需要,建议应用一种带状缆,而不应用松管绞合缆,因为,同松管绞合缆相比,带状缆能够增加纤维密度30%或更多,同时具有较好的加成性。常规的带状光缆(如美国专利No.4,752,112、No.5,457,762和No.5,761,363等中所公开的)是通过包层和外壳将成排设置的许多光纤整体地包上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由于带状光缆是在首先包上每个光纤之后,再次通过集束和包覆的方法来生产的,它使带状光缆的外部直径变大,并且降低生产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和由该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多芯光缆,其能够基本消除所涉及技术的一种或多种问题、局限性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整体包上没有包层或只有相对较薄的包层的许多光纤提供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因而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整体包上具有网格结构的许多光纤提供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因而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紧缓冲光纤束,通过在纵向上在相邻的光纤之间形成的颈状部分来使每个光纤分散开,因而容易沿着颈部将每个被包上的光纤分散。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包括彼此相互间隔开并成排地设置的许多光纤,和用于将多个光纤整体地包住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在相邻光纤之间形成许多颈状部分的包层,因而容易沿着颈状部分将被包上的每个光纤分散开。这里,光纤没有包层或只有相对较薄的包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包括彼此相互间隔开并成排地设置的许多光纤,和用于将多个光纤整体地包上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在相邻光纤之间形成许多连接部分的包层,因而容易地沿着连接部分将每个被包上的光纤分散开。这里,光纤没有包层或只有相对较薄的包层。此外,相邻光纤之间的距离比包层的厚度要大。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一种光缆包括紧缓冲光纤束、设置在紧缓冲光纤束的外围的辅助加强层以及被包在辅助加强层的外围的外壳,该紧缓冲光纤束包括许多光纤,将许多光纤成排地整体地被包上以便在纵向上在相邻的光纤之间形成许多颈状部分。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一种光缆包括许多紧缓冲光纤束、在成网格结构的被包上的紧缓冲光纤束的外围设置的一辅助加强层以及包在辅助加强层的外围的外壳,该紧缓冲光纤束是以网格结构整体地设置的,以便在彼此相互分开的成排地设置的许多光纤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颈状部分。这里,光纤没有包层或只有相对较薄的包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一种多芯光缆包括中心加强构件、螺旋形地设置在中心加强构件的外围的许多松管、被嵌入并堆叠在松管中的紧缓冲光纤束和用于包上松管外围的包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一种多芯光缆包括具有许多狭槽的多槽棒(在其中放置有中心加强构件)、被嵌入并堆叠在槽中的紧缓冲光纤束和用于包上多槽棒外围的包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一种多芯光缆包括圆形棒(在其中放置有中心加强构件)、螺旋形地几乎设置在圆形棒的外围的成网格结构的许多紧缓冲光纤束、嵌入在许多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之间的间隙中的许多填充物和设置在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的外围的辅助加强层和被包在辅助加强层的外围的外壳。可以理解为上文一般性的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希望通过权利要求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图2所示为常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图3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图4a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成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图4b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图5a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光纤的透视图;图5b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成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光纤的透视图;图6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多芯光纤的截面图;图7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多芯光纤的透视图;图8a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成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多芯光纤的透视图;图8b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成网格结构的紧缓冲光纤束构成的多芯光纤的截面图。下面将详细地参考在附图中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和举例。现在参考附图1,紧缓冲光纤束10由被整体地包上的成排设置的多个光纤1构成。包层5是由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聚氯乙烯(PVC)、尼龙制成的,其用于防止局部挠曲。如附图2所示,常规的光纤2是由一种光纤和包层4构成。因此,需要增加一单独的步骤以将包层4再次包上。然而,本专利技术仅通过将多个光纤1整体地包住的方法使生产带状光缆10更容易。更具体地说,由于本专利技术将没有包层的多个光纤整体地一次包起来,这样本专利技术就提高了生产率。此外,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一次将具有相对较薄的包层的光纤1整体地包起来,以保护光纤1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提高生产率,并分别使其比包括有包层6和外壳8的常规的带状光缆1更薄。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相邻光纤1之间形成颈状部分7来使每个光纤1容易分散开。颈状部分7对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是很重要的。因此,由于本专利技术不需特殊的工具就容易使光纤分开,因而它提高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效率。这就是说,常规的带状光缆的包层由丙烯酸酯树脂坚硬地形成,而本专利技术是应用柔性材料的,比如热塑性弹性体、软PVC、尼龙等,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得将光纤1方便地撕开。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带状光缆适合于在室内使用。由于室内使用的光缆容易被弯曲,室外使用的具有硬的包层的光纤不适合在室内使用。因为,室外光缆是由薄且硬的包层形成的,因此它很容易被折断。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紧缓冲光纤束10包括许多不容易被折断的光纤1,因为包层5是由相对较厚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常规带状光缆的包层的厚度大致为0.35mm,而本专利技术的包层的厚度最大可达0.9mm。现在参看附图3,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紧缓冲光纤束的透视图,紧缓冲光纤束10包括在成排设置的多个光纤1之间的连接部分13。因此,通过连接部分13比颈状部分7更容易将每个光纤1分离开。此外,在纵向方向上在连接部分的中间形成每个槽口15时,很容易将沿着槽口15的光纤1分开。同时,在附图4a中描述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两个以上的颈状部分7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缓冲光纤束,包括:彼此相互间隔且成排设置的多个光纤;和包层,其用于将多个光纤整体地包住以便在纵向上在相邻光纤之间形成许多颈状部分,因而容易地沿着颈状部分将每个被包住的光纤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五俊
申请(专利权)人:墨丘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