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88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挤压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横向设置于挤压筒内的螺杆,设置于挤压筒前端的模头组件,所述模头组件包括模头支架和模头,其中,所述挤压筒前端设有第一偏心部,且第一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模头支架设有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模头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从而使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合围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能够有效避免挤压筒和模头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位,从而使得形成的物料运输通道同心度好,在挤压筒内二次揉和,挤出的面条或面片更加筋道有弹力。

A stable pasta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食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面食机的制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家用面食机一般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并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和搅拌器,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和设置于挤面筒内的螺杆,挤面筒头端设有模头组件,这样能够实现自动搅拌和面和挤压出面功能,满足用户的的基本自动制面需求,但现有面食机在挤压出面的过程中,物料随螺杆从挤面筒向模头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干面粉或者面水混合物容易从挤压组件的连接缝隙处溢出,而且挤压出面速度不均匀,导致面条或面皮表面产生较多毛刺,影响面食制品的品质和烹饪口感。螺杆由电机驱动运行时在模头组件与挤压筒连接处容易产生异响,影响用户体验还容易引起配件磨损。另外,螺杆与模头组件配合出面的结构受力容易出现不均匀,导致模头组件容易开裂,且分布不均的面水混合物容易挤裂模头配件,从而出现机械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启动面条机时无异响、挤面状态挤压筒晃动小、挤压筒与模头组件连接结构紧凑稳固、整机运行稳定且制面品质好的面食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挤压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横向设置于挤压筒内的螺杆,设置于挤压筒前端的模头组件,所述模头组件包括模头支架和模头,其中,所述挤压筒前端设有第一偏心部,且第一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模头支架设有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模头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从而使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合围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运输通道包括位于挤压筒内的挤压推进通道,以及位于模头组件内的挤压出面通道,所述挤压推进通道和挤压出面通道同心设置,且所述螺杆横向贯通挤压推进通道和挤压出面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心部与第二偏心部套设配合,以使所述挤压推进通道与挤压出面通道的内壁光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心部包括与所述挤压筒前端连接的套筒。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中心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之间偏置设置,且偏置距离为a,2mm≤a≤5mm。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有效内经大于所述挤压筒后端的有效内径,从而在挤压筒与套筒内壁连接处形成与模头组件配合的限位台阶。进一步的,所述模头支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模头支架的外壁非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偏心部即为所述容纳腔。进一步的,容纳腔内设有安装所述模头的模头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与容纳腔内壁位于不同的圆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内壁和模头内壁合围形成所述挤压出面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模头组件套设安装在所述套筒内,且模头支架与模头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挤压筒前端设有第一偏心部,且第一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模头支架设有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模头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合围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挤压筒和模头组件连接更加稳固可靠,尤其对于模头组件为下部出面的面食机,相对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偏置设置的第一偏心部以及模头支架设置第二偏心部抵消并平衡掉出面时所产生的对挤压组件的不均衡的挤压力,使得挤压组件内部受力均衡稳定,同时局部加固了挤压组件的连接结构,面水混合物在物料运输通道内运行稳定,出面舒畅。而且挤压筒和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挤压筒和模头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位,从而使得形成的物料运输通道同心度好,与螺杆的配合形成的挤压间隙的间隙值更加精准,从而在挤压筒内充分揉和,挤出的面条或面片更加筋道有弹力。挤压组件内部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能够防止挤面筒与模头组件连接处局部溢面,尤其在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安装配合处,溢面所需路径延长,溢出所受压力增大,从而减少溢面,使得物料从模头排出。另外,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配合更易安装,不仅同时形成防呆结构,而且提供安装导向,同时使得模头组件或者挤面筒局部结构强度加强,延长面食机整体寿命。2、同心设置的挤压推进通道和挤压出面通道使得面水混合物从挤压状态到基础状态过程连续顺畅,螺杆与挤压推进通道配合对面水混合物进行挤压柔和,增加物料韧性,物料在螺杆螺旋的推动下进入到挤压出面通道经过二次挤压,面水混合物质地更加细密,挤出的面条或面皮光滑。第一偏心部与第二偏心部套设配合,从而整个挤压组件在偏心结构处的强度二次强化,也使得物料运输通道内壁光滑无台阶或毛刺,物料运输效率高,避免螺杆频繁过载。而且套设结构还方便用户的拆装和清洗,简化安装配合结构。3、所述第一偏心部包括与所述挤压筒筒体前端连接的套筒,使得挤压筒前端下部第一偏心部处结构布局加强,从而更好的支撑模头组件。套筒的中心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之间偏置设置,且偏置距离为a,2mm≤a≤5mm,这样设置使得物料运输通道的同心度一致性更好,螺杆与物料运输通道内壁之间的间隙值精度高,批量制造组装的整机品质更高,还使得套筒下部的强度局部加强,与模头组件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不易周向晃动,更利于向下出面的模头组件,而且筒体下部空间加大,利于其他辅助功能部件的设置。当a小于2mm时偏置不明显,仍然无法改善挤压筒和模头组件连接处的漏面情况,当a大于5mm时,挤压筒纵向占用空间大,挤压筒和模头组件连接的不可靠因素反而会增加,影响用户体验。4、挤压筒与套筒内壁连接处形成与模头组件配合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对模头组件轴向限位,防止模头组件进一步深入挤压筒内。5、所述容纳腔与模头支架的外壁非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偏心部为所述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安装所述模头的模头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与容纳腔内壁位于不同的圆周面上,从而减小了模头支架侧壁局部的壁厚,使得模头支架壁厚趋于均匀,也为安装模头提供足够的空间。6、所述模头支架的容纳腔内壁和模头内壁合围形成所述挤压出面通道,经过物料推进通道的面水混合物在挤压出面通道内先随螺杆转动挤压进一步柔和,再在螺杆推面齿的作用下运行到模头处并从成型孔成型并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一中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一中挤压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一中挤压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一中模头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二中整机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二中模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面食机在实施例二中模头组件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11、电机;12、安全开关;13、安装腔;14、安装凸台;2、挤压筒;21、第一偏心部;211、套筒;2111、安装凸起;212、容置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挤压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横向设置于挤压筒内的螺杆,设置于挤压筒前端的模头组件,所述模头组件包括模头支架和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前端设有第一偏心部,且第一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模头支架设有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模头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从而使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合围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面稳定的面食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挤压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横向设置于挤压筒内的螺杆,设置于挤压筒前端的模头组件,所述模头组件包括模头支架和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前端设有第一偏心部,且第一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挤压筒后端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模头支架设有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的中心偏置于模头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挤压筒与模头组件通过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安装配合,从而使挤压筒和模头组件合围形成同心的物料运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运输通道包括位于挤压筒内的挤压推进通道,以及位于模头组件内的挤压出面通道,所述挤压推进通道和挤压出面通道同心设置,且所述螺杆横向贯通挤压推进通道和挤压出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与第二偏心部套设配合,以使所述挤压推进通道与挤压出面通道的内壁光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支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