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1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所述缓冲隔热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缓冲隔热层、支撑层和第二缓冲隔热层;所述支撑层上设置有多个吸能部,所述吸能部朝向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的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层,所述吸能部朝向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的方向凹陷于所述支撑层;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和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电池包包括所述缓冲隔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能够在电池包受到机械冲击时,有效缓释冲击动能,降低电芯因机械冲击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同时能够在电芯热失控时,能够隔热以及阻燃,降低电池包出现起火或者爆炸等热扩散现象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目前正推广应用于很多行业。由于各行各业中使用的电池数量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发生故障的数量也随之提升,电池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新能源电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当电池发生被挤压、冲击或者碰撞等情况时,容易出现电池热失控甚至导致爆炸等安全事故,直接威胁着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缓冲隔热板及电池包,能够在电池包受到机械冲击时,有效缓释冲击动能,降低电芯因机械冲击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同时能够在电芯热失控时,能够隔热以及阻燃,降低电池包出现起火或者爆炸等热扩散现象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缓冲隔热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缓冲隔热层、支撑层和第二缓冲隔热层;所述支撑层上设置有多个吸能部,所述吸能部朝向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的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层,所述吸能部朝向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的方向凹陷于所述支撑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缓冲隔热层(11)、支撑层(12)和第二缓冲隔热层(13);所述支撑层(12)上设置有多个吸能部(121),所述吸能部(121)朝向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的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层(12),所述吸能部(121)朝向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的方向凹陷于所述支撑层(12);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和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缓冲隔热层(11)、支撑层(12)和第二缓冲隔热层(13);所述支撑层(12)上设置有多个吸能部(121),所述吸能部(121)朝向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的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层(12),所述吸能部(121)朝向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的方向凹陷于所述支撑层(12);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和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部(111),多个所述凹槽部(111)与多个所述吸能部(12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31),多个所述凸起部(131)与多个所述吸能部(12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和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均与所述支撑层(12)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能部(121)均为圆柱形,多个所述吸能部(121)按行列均匀排布在所述支撑层(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2)采用铝合金材质或者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隔热层(11)和所述第二缓冲隔热层(1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尹福利邓承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