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0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包括壳体、发光芯片、安装座、两引脚,还包括散热板、若干散热翅板A、若干散热翅板B、散热杯、底座,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芯片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且形成间隔层,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板A;所述散热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散热杯围设在所述发光芯片的周围并且底部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翅板B设置在所述散热杯的外表面,所述散热杯的内表面涂覆设置有反光膜层;所述引脚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散热板、安装座、底座并且延伸出所述底座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
,尤其涉及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初期多用作为指示灯、显示发光二极管板等,随着白光LED的出现,也被用作照明。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显示、信号灯、车用灯具、液晶屏背光源、通用照明五大类。LED在日常使用时,由于单个发光面比较窄,通常大规模集成在线路板上,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光源,由此会造成大量的热量积聚,有时会击穿电路板,因此,行业内,不断完善LED的散热功能,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包括壳体、发光芯片、安装座、两引脚,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两所述引脚的一端与所述发光芯片连接,还包括散热板、若干散热翅板A、若干散热翅板B、散热杯、底座,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芯片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包括壳体(10)、发光芯片(13)、安装座(16)、两引脚(18、23),所述壳体(10)罩设在所述安装座(16)上,所述发光芯片(13)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两所述引脚(18、23)的一端与所述发光芯片(1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15)、若干散热翅板A(17)、若干散热翅板B(12)、散热杯(11)、底座(24),所述散热板(15)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芯片(13)连接,所述散热板(15)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16)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安装座(16)与所述底座(24)连接并且形成间隔层,所述安装座(16)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板A(1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散热功能的二极管结构,包括壳体(10)、发光芯片(13)、安装座(16)、两引脚(18、23),所述壳体(10)罩设在所述安装座(16)上,所述发光芯片(13)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两所述引脚(18、23)的一端与所述发光芯片(1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15)、若干散热翅板A(17)、若干散热翅板B(12)、散热杯(11)、底座(24),所述散热板(15)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芯片(13)连接,所述散热板(15)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16)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安装座(16)与所述底座(24)连接并且形成间隔层,所述安装座(16)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板A(17);所述散热板(15)设置有若干通孔(14);所述散热杯(11)围设在所述发光芯片(13)的周围并且底部与所述散热板(15)连接,所述散热翅板B(12)设置在所述散热杯(11)的外表面,所述散热杯(11)的内表面涂覆设置有反光膜层;所述引脚(18、2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散热板(15)、安装座(16)、底座(24)并且延伸出所述底座(24)外。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伊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