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0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包括安装板、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导热轴、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散热硅脂、红外芯片、蓝光芯片和灯罩;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槽;红外芯片、蓝光芯片和灯罩均设置在安装槽上;红外芯片上设置有第一负极线和第一正极线;蓝光芯片上设置有第二负极线和第二正极线;第一负极线与第二负极线电性连接;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散热板上;第一正极线与第一引脚电性连接;第二正极线与第三引脚电性连接;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均设置在第一散热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板、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导热轴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LED灯珠进行良好的散热,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
本技术涉及灯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
技术介绍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显示、信号灯、车用灯具、液晶屏背光源、通用照明五大类。在LED灯珠的使用时,将电能在转换成光能,而在实际使用时,电能无法全部转换成光能,有一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所以,LED灯珠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进行散热,将会降低LED灯珠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将会直接损坏LED灯珠。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通过安装板、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导热轴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LED灯珠进行良好的散热,保证了其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包括安装板、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导热轴、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散热硅脂、红外芯片、蓝光芯片和灯罩;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板、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沿竖直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导热轴竖直方向设置,导热轴设置有多个,导热轴位于安装板与第一散热板之间和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之间;散热硅脂设置在导热轴与安装板、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连接处;红外芯片、蓝光芯片和灯罩均设置在安装槽上;红外芯片上设置有第一负极线和第一正极线;蓝光芯片上设置有第二负极线和第二正极线;第一负极线与第二负极线电性连接,第一负极线与第二负极线的连接处设置有合并线;合并线与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散热板上;第一正极线与第一引脚电性连接;第二正极线与第三引脚电性连接;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均设置在第一散热板上。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盒、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第三接触铜片、弹簧复位机构和弹簧限位机构;第二散热板设置在安装盒上;安装盒上设置有滑动孔、升降槽;滑动孔、升降槽、限位孔和转动槽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均设置在安装盒上,且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的一端分别位于升降槽内;弹簧复位机构和弹簧限位机构均包括滑动轴和弹性件;弹簧复位机构设置有多组;滑动轴位于升降槽内,且滑动轴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动孔内;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分别与滑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件设置在滑动轴的外周侧,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盒连接;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分别与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引脚与第一接触铜片电性连接;第二引脚与第二接触铜片电性连接;第三引脚与第三接触铜片电性连接。优选的,弹簧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上;第二挡块位于升降槽内部,且第二挡块设置在安装盒上。优选的,安装盒上设置有限位孔和转动槽;弹簧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块;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盒上,且限位杆的部分位于转动槽内;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杆上;第二散热板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嵌入设置在限位槽内;滑动轴的一端滑动设置在限位孔内,滑动轴的另一端与限位杆连接;弹性件设置在滑动轴的外周侧,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和限位杆连接。优选的,安装板上设置有斜台;斜台位于安装槽内,斜台设置有两个;红外芯片和蓝光芯片分别设置在两个斜台上。优选的,安装槽上均匀铺设有荧光粉。优选的,安装板为陶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红外芯片和蓝光芯片共阴设置,即红外芯片的负极和蓝光芯片的负极并接在一起,共同连接第二引脚;第二引脚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源正极从第一引脚进入红外芯片的第一正极线,再从第一正极线进入红外芯片,红外芯片开始工作,蓝光芯片的工作原理与红外芯片的工作原理相同;红外芯片和蓝光芯片开始工作后,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经过安装板传递到导热轴上,导热轴再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上进行散热,散热硅脂能够更好的传递热量,使散热效果更好;通过安装板、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导热轴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LED灯珠进行良好的散热,保证了其使用寿命。LED灯珠一般都是焊接在电路板上,而LED灯珠出现故障后,更换较为麻烦需要借助专业工具才能够将其拆下。第一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接触铜片与电源负极连接;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放入安装盒内时,第一散热板带动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移动,第一引脚与第一接触铜片接触,第三引脚与第三接触铜片接触,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挤压第一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第一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分别推动滑动轴;弹性件分别推动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使第一接触铜片、第二接触铜片和第三接触铜片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紧密连接;当第二引脚与第二接触铜片接触时,完成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的主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中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安装板;101、安装槽;2、第一散热板;3、第二散热板;4、导热轴;5、第一引脚;6、第二引脚;7、第三引脚;8、斜台;9、散热硅脂;10、红外芯片;1001、第一负极线;1002、第一正极线;1011、合并线;11、蓝光芯片;1101、第二负极线;1102、第二正极线;12、灯罩;13、限位槽;14、安装盒;1401、滑动孔;1402、升降槽;1403、限位孔;1404、转动槽;15、第一接触铜片;16、第二接触铜片;17、第三接触铜片;18、弹簧复位机构;1801、滑动轴;1802、弹性件;1803、第一挡块;1804、第二挡块;19、弹簧限位机构;1901、限位杆;190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包括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第二散热板3、导热轴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三引脚7、散热硅脂9、红外芯片10、蓝光芯片11和灯罩12;安装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沿竖直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导热轴4竖直方向设置,导热轴4设置有多个,导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第二散热板(3)、导热轴(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三引脚(7)、散热硅脂(9)、红外芯片(10)、蓝光芯片(11)和灯罩(12);/n安装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沿竖直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导热轴(4)竖直方向设置,导热轴(4)设置有多个,导热轴(4)位于安装板(1)与第一散热板(2)之间和第一散热板(2)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散热硅脂(9)设置在导热轴(4)与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的连接处;红外芯片(10)、蓝光芯片(11)和灯罩(12)均设置在安装槽(101)上;红外芯片(10)上设置有第一负极线(1001)和第一正极线(1002);蓝光芯片(11)上设置有第二负极线(1101)和第二正极线(1102);第一负极线(1001)与第二负极线(1101)电性连接,第一负极线(1001)与第二负极线(1101)的连接处设置有合并线(1011);合并线(1011)与第二引脚(6)电性连接;第二引脚(6)设置在第二散热板(3)上;第一正极线(1002)与第一引脚(5)电性连接;第二正极线(1102)与第三引脚(7)电性连接;第一引脚(5)和第三引脚(7)均设置在第一散热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第二散热板(3)、导热轴(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三引脚(7)、散热硅脂(9)、红外芯片(10)、蓝光芯片(11)和灯罩(12);
安装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沿竖直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导热轴(4)竖直方向设置,导热轴(4)设置有多个,导热轴(4)位于安装板(1)与第一散热板(2)之间和第一散热板(2)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散热硅脂(9)设置在导热轴(4)与安装板(1)、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的连接处;红外芯片(10)、蓝光芯片(11)和灯罩(12)均设置在安装槽(101)上;红外芯片(10)上设置有第一负极线(1001)和第一正极线(1002);蓝光芯片(11)上设置有第二负极线(1101)和第二正极线(1102);第一负极线(1001)与第二负极线(1101)电性连接,第一负极线(1001)与第二负极线(1101)的连接处设置有合并线(1011);合并线(1011)与第二引脚(6)电性连接;第二引脚(6)设置在第二散热板(3)上;第一正极线(1002)与第一引脚(5)电性连接;第二正极线(1102)与第三引脚(7)电性连接;第一引脚(5)和第三引脚(7)均设置在第一散热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红外白光双色LED灯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盒(14)、第一接触铜片(15)、第二接触铜片(16)、第三接触铜片(17)、弹簧复位机构(18)和弹簧限位机构(19);第二散热板(3)设置在安装盒(14)上;安装盒(14)上设置有滑动孔(1401)、升降槽(1402);滑动孔(1401)、升降槽(1402)、限位孔(1403)和转动槽(1404)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铜片(15)、第二接触铜片(16)和第三接触铜片(17)均设置在安装盒(14)上,且第一接触铜片(15)、第二接触铜片(16)和第三接触铜片(17)的一端分别位于升降槽(1402)内;弹簧复位机构(18)和弹簧限位机构(19)均包括滑动轴(1801)和弹性件(1802);弹簧复位机构(18)设置有多组;滑动轴(1801)位于升降槽(1402)内,且滑动轴(1801)的一端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邦维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