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26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个防护组件,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均通过缓冲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L形支撑板和两个外侧防护板。该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通过在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均通过两个缓冲装置连接防护组件,当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受到多不同角度的撞击时均可以通过缓冲装置对撞击进行缓冲吸收,配合防护组件可以更好的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导引散热装置可以通过检测车行走时产生的风带动内部的风扇转动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内部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且不需要电源更加的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以前称纹理深度,是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性能及抗滑性。目前在对路面的构造深度检测时,通常使用到激光构造深度仪,且部分激光构造深度仪固定在车体的前侧,且激光构造深度仪整体的长度值大于车体的宽体,激光构造深度仪的两侧是延伸处车体的,由于延伸出车体,车体在进过较窄的地方时,对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感觉可能会存在差距,容易使激光构造深度仪擦碰,造成损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进行保护防止擦碰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个防护组件,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均通过缓冲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L形支撑板和两个外侧防护板,所述L形支撑板和外侧防护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胶条,两个所述胶条支架通过X形连接件固定;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L形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和两个所述滑块相离的一侧均套设有弹性件;通过在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均通过两个缓冲装置连接防护组件,当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受到不同角度的撞击时均可以通过缓冲装置对撞击进行缓冲吸收,配合防护组件可以更好的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两个导引散热装置,两个所述导引散热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的顶部。通过设置导引散热装置可以通过检测车行走时产生的风带动内部的风扇转动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内部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且不需要电源更加的节能环保。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表面,两个所述外侧防护板之间通过橡胶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橡胶块连接当外侧防护板受到冲击压缩X形连接件时,可以允许两个外侧防护板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移。优选的,所述导引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安装盒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件。隔板将安装盒内部分割为两个单独的密闭空间,密封件与隔板和安装盒内壁顶部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端贯穿隔板且延伸至隔板的下方,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套设有风扇。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部套设有带动扇,所述密封件正面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密封件正面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进风管可以将外部气流导入到密封件内部,作用在带动扇的扇叶上使带动扇转动,然后气流通过排风管排出。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贯穿安装盒的正面且与延伸至所述安装盒的前侧,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贯穿安装盒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盒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底部开设有通槽。通过开设通槽便于将风扇产生的风导流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内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通过在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均通过两个缓冲装置连接防护组件,当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受到多不同角度的撞击时均可以通过缓冲装置对撞击进行缓冲吸收,配合防护组件可以更好的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导引散热装置可以通过检测车行走时产生的风带动内部的风扇转动对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内部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且不需要电源更加的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局部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带动扇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2、缓冲装置,21、滑杆,22、滑块,23、传动杆,24、弹性件,3、防护组件,31、L形支撑板,32、外侧防护板,33、X形连接件,34、胶条,35、橡胶连接块,4、导引散热装置,41、安装盒,42、密封件,43、固定轴,44、带动扇,45、风扇,46、隔板,47、进风管,48、排风管,49、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局部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带动扇的俯视图。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1;两个防护组件3,两个所述防护组件3均通过缓冲装置2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1的两侧,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L形支撑板31和两个外侧防护板32,所述L形支撑板31和外侧防护板3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胶条34,两个所述胶条34支架通过X形连接件33固定;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滑杆21,所述滑杆21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3,所述传动杆23的一端与所述L形支撑板31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21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22之间和两个所述滑块22相离的一侧均套设有弹性件24;两个导引散热装置4,两个所述导引散热装置4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1两侧的顶部。所述滑杆21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1的表面,两个所述外侧防护板32之间通过橡胶连接块35固定连接。X形连接件33为橡胶材质,胶条34粘接在外侧防护板32上。所述导引散热装置4包括安装盒41,所述安装盒41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6,所述隔板46的顶部和安装盒41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件42。密封件42的截面为矩形,为矩形环。所述安装盒4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密封件4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43,所述固定轴43的底端贯穿隔板46且延伸至隔板46的下方,所述固定轴43的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46的下方套设有风扇45。安装盒4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柱形槽,柱形槽内表面粘接有轴承,固定轴粘接在轴承内圈的内表面,风扇45固定在固定轴43的表面。所述固定轴43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密封件42的内部套设有带动扇44,所述密封件42正面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47,所述密封件42正面的另一侧连通有排风管48。带动扇44固定在固定轴43的表面,带动扇44的扇叶不少于六个。所述进风管47的一端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n两个防护组件,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均通过缓冲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L形支撑板和两个外侧防护板,所述L形支撑板和外侧防护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胶条,两个所述胶条支架通过X形连接件固定;/n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L形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和两个所述滑块相离的一侧均套设有弹性件;/n两个导引散热装置,两个所述导引散热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
两个防护组件,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均通过缓冲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两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L形支撑板和两个外侧防护板,所述L形支撑板和外侧防护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胶条,两个所述胶条支架通过X形连接件固定;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L形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和两个所述滑块相离的一侧均套设有弹性件;
两个导引散热装置,两个所述导引散热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两侧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激光构造深度仪主体的表面,两个所述外侧防护板之间通过橡胶连接块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构造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徐李晨管乐王杨李姗姗饶威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鑫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