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62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第一输出轴右端焊接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台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横杆下方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下方转动安装有叶轮,本方案,通过气缸带动第一输出轴右端焊接的横杆往复运动,横杆上挂有羽绒服,从而带动羽绒服摇晃,使羽绒服表面灰尘去除,通过调节气缸的运动速度的快慢,改变羽绒服摇晃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装除尘
,具体为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羽绒服是指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羽绒服刚生产出来比较新,整体蓬松,容易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很多灰尘,导致羽绒服的外观非常不美观,大量的灰尘也有害人体呼吸,传统的羽绒服表面灰尘处理方式是用清洁筒进行清洁,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第一输出轴右端焊接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台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横杆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下方转动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叶轮键连接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台底部均焊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圆盘设置。优选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内活动插接有衣架。优选的,所述外壳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支腿。优选的,所述横杆右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过盈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过盈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气缸带动第一输出轴右端焊接的横杆往复运动,横杆上挂有羽绒服,从而带动羽绒服摇晃,使羽绒服表面灰尘去除。2.通过调节气缸的运动速度的快慢,改变羽绒服摇晃的幅度。3.叶轮将外壳底部的空气从出风口处不断地排出,同时将外壳上方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来,从而将空气中的灰尘吸取下来,通过滤尘袋将灰尘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衣架与横杆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杆与第二固定台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横杆与滚轮安装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腿;3、第一固定台;4、气缸;5、第一输出轴;6、弧形孔;7、横杆;8、第二固定台;9、滑槽;10、滚轮;11、衣架;12、通孔;13、轴承;14、转轴;16、外壳;17、吸入口;18、滤尘袋;19、叶轮;20、电机;21、出风口;22、第二支腿;23、第二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3,为了使气缸4带动横杆7运动,第一固定台3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第一输出轴5右端焊接有横杆7。为了连接横杆7的另一端,第一固定台3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台8,第二固定台8上端开设有滑槽9,横杆7的另一端在滑动安装在滑槽9内。为了方便横杆7在滑槽9内部滑动,横杆7右端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内过盈安装有轴承13,轴承13内过盈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滚轮10。为了便于收集灰尘,横杆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外壳16,外壳16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设置,外壳16上端开设有吸入口17。为了将灰尘过滤下来,吸入口1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滤尘袋18,滤尘袋18需要及时清理,避免滤尘袋18堵塞。为了使空气及空气中的灰尘向下流动,滤尘袋18下方转动安装有叶轮19,叶轮19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0,叶轮19键连接在电机20的第二输出轴23上,电机20带动叶轮19旋转,将空气向下排出。为了固定第一固定台3和第二固定台8,第一固定台3和第二固定台8底部均焊接有第一支腿2,第一支腿2底部焊接有底座1,底座1为圆盘设置,通过底座1来固定第一固定台3和第二固定台8,避免了地面不平整会导致整体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为了固定衣架11,横杆7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孔6,弧形孔6内活动插接有衣架11,羽绒服套在衣架11上。为了使叶轮19将风排出,形成一个循环的排风系统,外壳16底部开设有出风口。为了固定外壳16,外壳16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支腿22。工作原理:使用时步骤如下:首先将羽绒服挂在衣架11上,启动电机20和气缸4,气缸4带动横杆7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羽绒服抖动,将羽绒服表面的灰尘抖动出来,电机20带动叶轮19旋转,叶轮19将外壳16底部的空气从出风口21处不断地排出,同时将外壳16上方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来,羽绒服表面抖出来的灰尘也被叶轮19吸到下方,灰尘被滤尘袋18拦截,空气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完成了对羽绒的表面的除尘及对灰尘的收集,如果要使灰尘抖动的干净,只需调大气缸4带动横杆7运动的速度即可。因此本方案,通过气缸4带动第一输出轴5右端焊接的横杆7做往复运动,横杆7上挂有羽绒服,从而带动羽绒服摇晃,使羽绒服表面灰尘去除,通过调节气缸4的运动速度的快慢,改变羽绒服摇晃的幅度,最后通过叶轮19将空气抽取、排放,通过滤尘袋18将灰尘收集,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值得推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3)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第一输出轴(5)右端焊接有横杆(7),所述第一固定台(3)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台(8),所述第二固定台(8)上端开设有滑槽(9),所述横杆(7)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9)内,所述横杆(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上端开设有吸入口(17),所述吸入口(1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滤尘袋(18),所述滤尘袋(18)下方转动安装有叶轮(19),所述叶轮(19)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叶轮(19)键连接在电机(20)的第二输出轴(2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3)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第一输出轴(5)右端焊接有横杆(7),所述第一固定台(3)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台(8),所述第二固定台(8)上端开设有滑槽(9),所述横杆(7)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9)内,所述横杆(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上端开设有吸入口(17),所述吸入口(17)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滤尘袋(18),所述滤尘袋(18)下方转动安装有叶轮(19),所述叶轮(19)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叶轮(19)键连接在电机(20)的第二输出轴(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服表面除尘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3)和所述第二固定台(8)底部均焊接有第一支腿(2),所述第一支腿(2)底部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万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奥博特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