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翻转台车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7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所述新型翻转台车炉,包括:炉车,所述炉车包括炉车主体和放置板,放置板位于所述炉车主体的上侧;放置槽开设于放置板的正面;两个弧形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壁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具有通过在炉车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且在内部设置多个导向轮,将待加工物件放置在导向轮上,当通过翻转机构翻转放置板后,加工物件开跟随导向轮滚入到淬火槽中,极大较小出现滞留的情况,且通过放置槽的限位,使工件可以更加的有序的进入到淬火槽中,并且在滚轮上设置若干凸块,使工件在炉体内部加热时,可以与热量接触更加的充分,增大工件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工件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翻转台车炉
本技术涉及翻转台车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
技术介绍
翻转台车式电阻炉,主要供一般大、中型金属或合金机件在低于额定温度下淬火之用。其主要特点在高温下,可以将工件迅速翻入淬火槽,该系列产品也可做正火、退火之用,主要由炉壳、炉衬、电加热装置、炉车及传动机构、炉门及升降机构、翻转机构、电器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翻转台车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待处理的物件放置到炉车上,然后通过传动机构,炉车进入到炉体中处理,处理完成后,炉车移出炉体,通过翻转机构将位于炉车翻转至四十五度左右,使其上的物件掉落到淬火槽中,进行淬火,在物件在从炉车上滑落的过程中,会出现少数物件粘附在炉车上不落下的情况,需要使用工具将其滑落,影响淬火的效率,且炉车在进入和移出炉体过程中,由于炉车没有限位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等,会出现物件掉落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解决了物件在从炉车上滑落到淬火槽的过程中,会出现少数物件粘附在炉车上不落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包括:炉车,所述炉车包括炉车主体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炉车主体的上侧;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放置板的正面;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壁的两侧;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弧形支撑块上且位于放置槽的内部。通过在炉车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且在内部设置多个导向轮,将待加工物件放置在导向轮上,当通过翻转机构翻转放置板后,加工物件开跟随导向轮滚入到淬火槽中,极大较小出现滞留的情况,且通过放置槽的限位,使工件可以更加的有序的进入到淬火槽中。优选的,所述导向轮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表面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凸块。通过在滚轮上设置若干凸块,使工件在炉体内部加热时,可以与热量接触更加的充分,增大工件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工件加工的质量。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均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表面的一侧与弧形支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使中心轴转动更加平滑,减小中心轴转动时产生的摩损,提高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凹字形防护板,所述凹字形防护板内表面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流板。通过设置凹字形防护板和导流板形成一个防护框,可以防止炉车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工件掉落的情况,且工件在加工后需要淬火时,将导流板转动至水平,此时导流板与淬火槽的边沿接触,可以对工件进行导流,可以防止工件直接掉落将水溅落。优选的,所述凹字形防护板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柱形孔,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柱形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凹字形防护板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转动件固定连接有限位件。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值大于所述凹字形防护板的高度值。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通过在炉车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且在内部设置多个导向轮,将待加工物件放置在导向轮上,当通过翻转机构翻转放置板后,加工物件开跟随导向轮滚入到淬火槽中,极大较小出现滞留的情况,且通过放置槽的限位,使工件可以更加的有序的进入到淬火槽中,并且在滚轮上设置若干凸块,使工件在炉体内部加热时,可以与热量接触更加的充分,增大工件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工件加工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放置板的局部截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导向轮的局部截面图;图5为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炉车的局部侧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限位件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炉车,101、炉车主体,102、放置板,2、放置槽,3、弧形支撑块,4、导向轮,41、中心轴,42、轴承,43、滚轮,44、凸块,5、凹字形防护板,6、导流板,7、转动件,8、限位件,9、支撑轴,10、柱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放置板的局部截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导向轮的局部截面图。新型翻转台车炉,包括:炉车1,所述炉车1包括炉车主体101和放置板102,所述放置板102位于所述炉车主体101的上侧;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开设于所述放置板102的正面;两个弧形支撑块3,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分别设置于放置槽2内壁的两侧;导向轮4,所述导向轮4固定于所述弧形支撑块3上且位于放置槽2的内部。放置槽2设置有多个,优选为五个,两个弧形支撑块3为一组,一个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多组弧形支撑块3,不少于15组,即导向轮4不少于15组。所述导向轮4包括中心轴41,所述中心轴41的表面套设有滚轮43,所述滚轮43的表面设置有凸块44。凸块44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滚轮43的表面,滚轮43与中心轴41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者粘接。所述中心轴41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滚轮43的两侧均套设有轴承42,所述轴承42表面的一侧与弧形支撑块3的内侧固定连接。轴承42与弧形支撑块3之间为粘接。炉车台车面为承重层采用重砖,以保证抗压强度,放置板102位于称重层上侧;隔热层分两层,第一层为硅藻土砖,第二层为轻质粘土砖,以保证隔热效果,台车周边采用重质异型耐火砖,以提高强度,车架由槽钢焊接成框架,其钢性保证在满负荷重载情况下不变形。纵梁下装有导轮装置,采用传动机构。车两侧设有与侧密封配套的密封装置,台车的进出靠电动机减速箱传动,每分钟行程8m的速度,台车进出位置都安装行程开关,到位停止。台车与路轨安装有安全装置,防止台车翻身。台车翻转角度45度,炉底板采用镍氮高温炉底板,炉底板是多块组合,每块板上有孔固定之用。在台车底部焊接不锈钢孔管,炉底板放好后,在孔管上插上不锈钢来固定炉底板,工件全部翻入水池而炉底板不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对应放置到放置槽2内部导向轮4上,由于导向轮4位于放置槽2内部,在炉车1移动时,通过放置槽2的槽壁可以对物件进行限位,不会随意移动;当经过炉体处理后,炉车移出,通过翻转机构,使炉车翻转四十五度,此时加工后的物件通过导向轮滚入到淬火槽,且通过放置槽2的作用,可以使加工物件更加有序的进入到淬火槽内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炉车放置板102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炉车,所述炉车包括炉车主体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炉车主体的上侧;/n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放置板的正面;/n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壁的两侧;/n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弧形支撑块上且位于放置槽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翻转台车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车,所述炉车包括炉车主体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炉车主体的上侧;
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放置板的正面;
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壁的两侧;
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弧形支撑块上且位于放置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表面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翻转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均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表面的一侧与弧形支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隆
申请(专利权)人:邵东市科宇合金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