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0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涉及炉底辊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包括炉底辊和六个支撑杆;炉底辊的左端开凿有圆孔,且圆孔设置有六个,六个支撑杆分别活动插接于六个圆孔内,炉底辊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辊,两个转辊的圆周表面均开凿有安装槽;位于左部的转辊的左端固定第一转轴,左部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六个支撑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六个螺纹管的左端均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六个螺纹管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六个第一锁紧螺钉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六根支撑杆的设置支撑炉底辊的圆周表面,防止炉底辊受到撞击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
本专利技术属于炉底辊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
技术介绍
炉底辊设于固溶热处理炉中用于传输进行热处理的钢板板坯,以实现连续热处理工艺过程。现有技术的炉底辊包括辊轴、辊筒、端盖,辊轴为轴向贯穿辊筒的细长芯轴。高温区段炉底辊在1000~1200°C温度范围内和明火加热的氧化性环境下作业,这些炉底辊必须能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中保持传输高温板坯的能力。现有炉底辊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常会导致炉底辊发生形变,形变后的炉底辊需要进行拆卸更换,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通过第一固定板和六个支撑杆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炉底辊容易形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包括炉底辊和六个支撑杆;所述炉底辊的左端开凿有圆孔,且圆孔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撑杆分别活动插接于六个所述圆孔内,所述炉底辊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辊,两个所述转辊的圆周表面均开凿有安装槽;位于左部的所述转辊的左端固定第一转轴,左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六个所述支撑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六个所述螺纹管的左端均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六个所述螺纹管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六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于六个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右部的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四个,前部两个所述固定块和后部两个固定块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圆周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六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端。进一步地,六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圆周表面均套设有垫圈,六个所述垫圈分别位于六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和第一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地,位于右部所述转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进一步地,两个第二锁紧螺钉的上端均开凿有卡槽,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表面均刻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高度小于炉底辊的高度,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高度小于炉底辊的高度,所述第一固定板选用扇叶形。进一步地,六个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均大于炉底辊的长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设置有六根支撑杆,六根支撑杆的设置有益于支撑炉底辊的圆周表面,防止炉底辊受到撞击发生形变。2、本方案通过旋转第二齿轮实现旋转六个第一齿轮,便于将六个第一锁紧螺钉旋转取下。3、本方案通过旋转取下两个第二锁紧螺钉,使两个第二固定板可以从右部安装槽内分离,便于将六根支撑杆和两个第二固定板取出进行更换。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的第一立体图;图2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的第二立体图;图3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的第三立体图;图4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的第四立体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炉底辊;2、第一固定板;3、圆孔;4、支撑杆;5、垫圈;6、第一锁紧螺钉;7、螺纹管;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二固定板;12、固定块;13、第二锁紧螺钉;14、锁紧螺帽;15、第二转轴;16、转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包括炉底辊1和六个支撑杆4;炉底辊1的左端开凿有圆孔3,且圆孔3设置有六个,六个支撑杆4分别活动插接于六个圆孔3内,炉底辊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辊16,两个转辊16的圆周表面均开凿有安装槽;支撑杆4是支撑炉底辊1的圆周表面的,防止炉底辊1受到外来撞击造成形变,圆孔3是便于支撑杆4插入的,转辊16是便于开凿安装槽安装第一固定板2和两个第二固定板11的;位于左部的转辊16的左端固定第一转轴10,左部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六个支撑杆4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7,六个螺纹管7的左端均贯穿于第一固定板2,六个螺纹管7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6,六个第一锁紧螺钉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转轴10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于六个第一齿轮8;第一转轴10是便于第二齿轮9旋转的,螺纹管7是插接在第一固定板2内和第一锁紧螺钉6相互配合的,实现固定六个支撑杆4的左端,第一齿轮8是和第二齿轮9相互配合的,通过旋转第二齿轮9实现六个第一齿轮8的同时转动;位于右部的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二固定板11,且第二固定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板11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设置有四个,前部两个固定块12和后部两个固定块12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13,两个第二锁紧螺钉13的圆周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14,六个支撑杆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固定板11的左端;第二固定板11是固定六根支撑杆4的右端的,两个第二固定板11和右部的安装槽相匹配,四个固定块12是和两个第二锁紧螺钉13与两个锁紧螺帽14相互配合的,实现两个第二固定板11的位置固定。其中,六个第一锁紧螺钉6的圆周表面均套设有垫圈5,六个垫圈5分别位于六个第一锁紧螺钉6和第一固定板2之间,有益于防止第一锁紧螺钉6和第一固定板2长时间接触摩擦造成第一固定板2的损坏,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其中,位于右部转辊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5,便于本装置连接机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其中,两个第二锁紧螺钉13的上端均开凿有卡槽,两个第二锁紧螺钉13的表面均刻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螺丝刀将两个第二锁紧螺钉13进行旋转拆卸,有益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其中,第二固定板11的高度小于炉底辊1的高度,第一固定板2的高度小于炉底辊1的高度,第一固定板2选用扇叶形,可以防止炉底辊1旋转时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11被刮蹭形变。其中,六个支撑杆4的长度均大于炉底辊1的长度,便于六个第一锁紧螺钉6的左右两端和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与第一固定板2接触被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工作时,六根支撑杆4在炉底辊1的内部支撑炉底辊1,防止炉底辊1受到外部力量撞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包括炉底辊(1)和六个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n所述炉底辊(1)的左端开凿有圆孔(3),且圆孔(3)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撑杆(4)分别活动插接于六个所述圆孔(3)内,所述炉底辊(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辊(16),两个所述转辊(16)的圆周表面均开凿有安装槽;/n位于左部的所述转辊(16)的左端固定第一转轴(10),左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六个所述支撑杆(4)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7),六个所述螺纹管(7)的左端均贯穿于第一固定板(2),六个所述螺纹管(7)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6),六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转轴(10)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于六个所述第一齿轮(8);/n位于右部的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二固定板(11),且第二固定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设置有四个,前部两个所述固定块(12)和后部两个固定块(12)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13),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钉(13)的圆周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14),六个所述支撑杆(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左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炉底辊,包括炉底辊(1)和六个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底辊(1)的左端开凿有圆孔(3),且圆孔(3)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撑杆(4)分别活动插接于六个所述圆孔(3)内,所述炉底辊(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辊(16),两个所述转辊(16)的圆周表面均开凿有安装槽;
位于左部的所述转辊(16)的左端固定第一转轴(10),左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六个所述支撑杆(4)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7),六个所述螺纹管(7)的左端均贯穿于第一固定板(2),六个所述螺纹管(7)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6),六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转轴(10)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于六个所述第一齿轮(8);
位于右部的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二固定板(11),且第二固定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设置有四个,前部两个所述固定块(12)和后部两个固定块(12)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13),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唯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