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36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包括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轨道,轨道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对接地轨车的侧面轨道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接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对接地轨车包括移动小车、承重板和装载板,移动小车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在轨道上移动,承重板水平安装在移动小车的上表面,承重板的上表面沿圆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转动辊,装载板水平安装在第一转动辊上,移动小车内朝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承重板通过插合结构与装载板3连接,装载板的上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转动辊,该轨转运平台能在平面上360°无死角对接其他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轨转运平台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轨转运平台。
技术介绍
板材或其他物品在运输转运过程中,通常用到转运输送装置,将一个地点的板材输送到另一个地点,但是物品在转运过程比较沉重,传统的转运平台由于轨道横竖交错设置以及加工设备的进料口与转运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不一致,导致转运输送装置上的物品很难顺利的转移到其他轨道上的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上,需要人员将物品抬起进行挪移,或者行吊将物品吊起,步骤繁琐,效率低下,极其不方便,这里需要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可以在平面上360°无死角对接其他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并且可以很好配合输送设备进行对接,将其运载的物品顺利转移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轨转运平台,以解决转运物品时,转运平台不能在平面上360°无死角对接其他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包括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所述轨道,所述轨道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所述对接地轨车的侧面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所述对接地轨车包括移动小车、承重板和装载板,所述移动小车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承重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的上表面,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沿圆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转动辊,所述装载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辊上,所述移动小车内朝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重板通过插合结构与所述装载板3连接,所述装载板的上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转动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接料装置包括固定板、滑动板、第三电动机、丝杆、连接块和支架,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三电动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内部且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穿过所述连接块且带动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板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板底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滚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所述滑动板下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挡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所述滑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平行的第三限位挡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转动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装载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陷相互配合,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陷之间安装有推力球轴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述插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端的方形凸起和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下表面的方形凹陷,所述方形凸起与所述方形凹陷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1、本技术提出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在利用轨道转输物品高效方便的前提下,通过在轨道上设置转运平台,达到在平面上360°无死角对接其他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的效果,该转运平台设置有可以360°转动的对接地轨车以及能滑动伸缩的接料装置,需要卸下转运物料时,可以转动对接地轨车的装载板将其出料端对准接料装置,接料装置进料端伸出对接装载板,顺利完成转运工作,方便快捷,高效实用。2、接料装置的滑动板通过丝杆传动控制其在固定板上滑动,滑动板可以精准方便的对接装载板,固定板和滑动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上设置限位板,可以防止滑动板超出滑动行程,保护对接工作的安全进行,装载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环形凸起与环形凹陷相互配合,可以对承重板和装载板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和装载板的下表面通过插合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轨转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对接地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载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移动小车;2、承重板;21、环形凸起;3、装载板;31、环形凹陷;32、方形凹陷;4、第一电动机;5、轨道;6、第一转动辊;7、第二电动机;71、方形凸起;8、第二转动辊;9、接料装置;91、固定板;911、滑槽;912、第一限位挡板;913、第三限位挡板;92、滑动板;921、第二限位挡板;93、第三电动机;94、丝杆;95、连接块;96、支架;10、传送辊道;11、第三转动辊;12、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1请参照图1和图2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包括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所述轨道5,所述轨道5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所述对接地轨车的侧面所述轨道5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9,所述接料装置9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10,所述对接地轨车包括移动小车1、承重板2和装载板3,所述移动小车1通过第一电动机4驱动在所述轨道5上移动,所述承重板2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1的上表面,所述承重板2的上表面沿圆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转动辊6,所述装载板3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上,所述移动小车1内朝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7,所述第二电动机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重板2通过插合结构与所述装载板3连接,所述装载板3的上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转动辊8。轨道5根据生产需求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在利用轨道转输物品高效方便的前提下,通过在轨道上设置转运平台,达到在平面上360°无死角对接其他转运输送装置或者加工设备的效果,轨道5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对接地轨车的侧面所述轨道5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9,接料装置9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10,该转运平台设置有可以360°转动的对接地轨车以及能滑动伸缩的接料装置,需要卸下转运物料时,可以转动对接地轨车的装载板将其出料端对准接料装置,接料装置进料端伸出对接装载板,顺利完成转运工作,方便快捷,高效实用。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请参照图3示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料装置9包括固定板91、滑动板92、第三电动机93、丝杆94、连接块95和支架96,所述固定板91通过所述支架96安装在所述轨道5上,所述固定板9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911,所述丝杆94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911内,所述第三电动机93安装在所述固定板91内部且驱动所述丝杆94转动,所述丝杆94穿过所述连接块95且带动其在所述滑槽911内滑动,所述滑动板92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块95的顶端连接。固定板91通过竖直的支架96安装在轨道5上,滑动板92通过第三电动机93带动丝杆94传动,丝杆94通过螺纹结构带动连接块95在滑槽911内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包括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轨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所述对接地轨车的侧面所述轨道(5)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9),所述接料装置(9)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10),所述对接地轨车包括移动小车(1)、承重板(2)和装载板(3),所述移动小车(1)通过第一电动机(4)驱动在所述轨道(5)上移动,所述承重板(2)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1)的上表面,所述承重板(2)的上表面沿圆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转动辊(6),所述装载板(3)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上,所述移动小车(1)内朝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7),所述第二电动机(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重板(2)通过插合结构与所述装载板(3)连接,所述装载板(3)的上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转动辊(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包括交叉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轨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上滚动安装有对接地轨车,所述对接地轨车的侧面所述轨道(5)上设置有其对接的接料装置(9),所述接料装置(9)的出料端设置有其连通的传送辊道(10),所述对接地轨车包括移动小车(1)、承重板(2)和装载板(3),所述移动小车(1)通过第一电动机(4)驱动在所述轨道(5)上移动,所述承重板(2)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1)的上表面,所述承重板(2)的上表面沿圆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转动辊(6),所述装载板(3)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上,所述移动小车(1)内朝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7),所述第二电动机(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重板(2)通过插合结构与所述装载板(3)连接,所述装载板(3)的上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转动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9)包括固定板(91)、滑动板(92)、第三电动机(93)、丝杆(94)、连接块(95)和支架(96),所述固定板(91)通过所述支架(96)安装在所述轨道(5)上,所述固定板(9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911),所述丝杆(94)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911)内,所述第三电动机(93)安装在所述固定板(91)内部且驱动所述丝杆(94)转动,所述丝杆(94)穿过所述连接块(95)且带动其在所述滑槽(9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小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联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