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9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是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属于光学仪器领域。分束镜是光学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元件。通常的分束镜将一束光分成两束时,该两束光在离开装置处不再相交,采用我们所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四棱镜,可以使两束光在离开棱镜后相交,交角可连续调节(0-20°)。棱镜由光学玻璃制造。它解决了使用通常分束装置时,系统整体性下降,抗震性能差的问题。该棱镜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可以在光学实验,信息光学及全息光学元件的制作中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名称是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属光学仪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束分束装置,称作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它将一束光分作两束,此两束光在离开装置一定距离处相交,且交角连续可调。分束镜是光学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光学元件。通常的分束镜将一束光分成两束时,该两束光在离开装置处不再相交。在光学系统,尤其在相干光学系统中,有时需要两光束相交。这时,除了要使用分束镜外,还要使用第二个元件,譬如反射镜。通过反射镜的调节,达到交角调节的目的。不过,这样作除了使系统复杂性增加外,还带来了系统整体性下降,抗震性能差的问题。给相干实验及全息元件的制作带来一定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光束分束装置,它能将一束光分为两束,并且在一定距离处相交,其交角可以通过转动棱镜连续调节。本技术以两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第一种,即所谓反射方式。当一束光入射到棱镜上时,出射的两束光,一束是反射光,另一束是经折反后出射的光。转动棱镜,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则反射光和折反光产生不同的偏折,从而改变两束光的交角。第二种,所谓透射方式。两束光都经过折反,从棱镜的不同面出射,随着棱镜的转动,两束光产生不同的偏折,从而造成两束光交角可调的结果。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光学玻璃磨制成一个四棱镜,ABCD和EFGH为棱镜的上、下底面,其余四个面为光学面,其中ABFE和DCGH两个面不平行,绕棱方向有一偏角,垂直于各棱的上底面ABCD中,AB和CD不平行(例如,当用K9玻璃时,可使 ∠DAB=45°,∠BCD=37.2°)。面DCGH镀金属膜,面ABFE镀半透半反膜,其透反系数由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工作方式分反射方式和透射方式两种,分别由图2,图3表示。一、反射方式入射光束SO在入射面ABEF上的O点反射,形成第一束出射光,同时入射光在棱镜中形成折射光束OE。它在DCGH面上被反射,通过BCGF面折射出棱镜,形成第二束光。以上两束光交于点P,形成交角θ。入射角φ与两光束交角θ的关系已由图中给出。二、透射方式入射光束SO在入射面ADHE上的O点射入棱镜,形成折射光OM,在面ABFE上的M点部分光能射出棱镜,形成第一束光,部分光能在M点被反射形成光束MN,在DCGH面上再次反射,尔后通过BCGF面折射出棱镜,形成第二束光。以上两束光在P点相交,交角为θ。图2,图3还表示出了入射角φ与两光束交角θ的关系。可根据实际光学系统的情况,选择反射或者透射方式使用。本技术采用一个可转动的棱镜,两束光出射于同一棱镜,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该装置能简化光学系统的结构,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了由于震动引起的两光束相位差抖动,提高了干射条纹的对比度。同时它由光学玻璃制造,能作成较大孔径。权利要求1.一种由四棱镜构成的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其特征在于垂直于该器件棱的截面有一组不平行的对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其特征在于含上述不平行对边的两个不平行的光学平面上,分别镀有光学半透半反膜和全反的金属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其特征在于光学面ABFE和ADHE均可作为入射面,器件工作时,通过转动棱镜,调节入射角φ而达到调节出射的两光束交角θ的目的。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名称是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属于光学仪器领域。分束镜是光学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元件。通常的分束镜将一束光分成两束时,该两束光在离开装置处不再相交,采用我们所专利技术的新型四棱镜,可以使两束光在离开棱镜后相交,交角可连续调节(0—20°)。棱镜由光学玻璃制造。它解决了使用通常分束装置时,系统整体性下降,抗震性能差的问题。该棱镜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可以在光学实验,信息光学及全息光学元件的制作中使用。文档编号G02B27/10GK2175425SQ93242288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郭转运, 王勇竞, 张铁群 申请人:南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四棱镜构成的可调交角分束棱镜,其特征在于:垂直于该器件棱的截面有一组不平行的对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转运王勇竞张铁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