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稳定的双侧的棱面的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945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位式刀片(1),用于在支撑刀具中夹紧,具有顶面和底面,其中在每个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在主切割部分(6)和副切割部分(7)之间,设置有带有角半径部分(4)的刀刃角部分(2)。为了增强在插入时危险的刀刃角部分,其中角半径部分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转位式刀片应基本保持不变,提出:在刀刃角部分(2)中,与角半径部分(4)相邻地设置有稳定的棱面(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稳定的双侧的棱面的刀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位式刀片(Wendeschneidplatte),用于在支撑刀具(Tragerwerkzeug )中夹紧(Einspannen),具有丁页面禾口底面,其中在每个丁页面禾口底面上,分别在主切割部分(Hauptschneide)和副切割部分之间,设置有带有角半径部分 (Eckenradius)的刀刃角部分(Schneidecke)。 在当今的现有技术中,在切削金属的工件时,必须根据使用方式和应用情况而使用不同的支撑刀具和转位式刀片。支撑刀具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刀片座,这些刀片座被设置用于容纳为此设置的转位式刀片或切割部件。在刀具或工件的旋转和进给运动期间,所使用的转位式刀片由于伸到工件表面上而承担起所希望的材料去除的功能。 切削时的重要标准例如是转位式刀片可靠地固定在支撑刀具上、选择机器的正确的转速和进给值、特别是选择转位式刀片的正确的切削材料及其切屑几何形状和刀刃特性。转位式刀片多数情况下由硬质材料如陶瓷、混合陶瓷、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或多晶金刚石制得。转位式刀片的所选择的刀刃越稳定,加工所需要的机器功率就越多。所述稳定性通过转位式刀片的大的楔角、大的角半径或刀刃倒角或刀刃倒圆来实现。 此外,转位式刀片在刀片座中的固定和位置至关重要。转位式刀片多数情况下由于其构造有孔、槽或平整的表面而通过螺钉被固定,或者通过夹楔或夹钳来夹紧。支撑刀具中的位置通过主切割部分的调整角以及关于主切割部分的切削和倾斜角来规定。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转位式刀片加以改善,从而增强在插入时危险的刀刃角部分,其中角半径部分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转位式刀片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也要保持转位式刀片的基本形状,由此可以继续使用已有的支撑刀具。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如下措施得以实现,即在刀刃角部分中,与角半径部分相邻地设置有稳定的棱面。此外,由此可以使得角半径部分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转位式刀片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也可以保持转位式刀片的基本形状,由此可以继续使用已有的支撑刀具。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计,该棱面基本为矩形,且从顶面或底面延伸至转位式刀片 的中间面。由此该棱面具有最大的尺寸。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设计,棱面相切地与角半径部分相接,且以刀片中间为基准 来观察,呈直线形,直至略微凸起,并通过相切地连接的过渡半径部分过渡至副切割部分。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设计,从刀片的圆周方向观察,棱面长0. 2mm 2. 0mm,且特别是用作二次的主切割部分。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棱面水平,或者相对于假定的工件表面在+/_5°之间倾斜。 优选这些棱面设置在以刀片的中间面为基准对置的刀刃角部分上,以垂直于顶面 或底面延伸的线为基准彼此镜像地设置。由此使得可使用的切割部分的数量得到决定性的 增加。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计,刀片的顶面或底面的角半径部分通过向内倾斜的二次棱 面过渡至以刀片的中间面为基准对置的刀刃角部分的棱面。 根据本专利技术,转位式刀片的可使用的主切割部分和副切割部分的数量为刀刃角部位式刀片转动。 优选转位式刀片的基本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棱形。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设计,转位式刀片的基本形状为五角形至八角形。 优选棱面至副切割部分的过渡半径部分等于或小于角半径部分。 优选棱面为凸起状,且等于在R = 20mm和R = 100mm之间的半径区段。 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可由下述附图得到。 本专利技术包括转位式刀片l,其具有双侧设置的棱面(Facette)3,用于稳定刀刃角 部分2(见附图说明图1)。刀刃角部分2总是位于所谓的主切割部分6和副切割部分7之间。所述 特殊的棱面3縮短了在其它情况下由角半径部分4构成的刀刃角部分2,并能实现刀刃角部 分2的增强和稳定,而不会使得转位式刀片1的基本形状和角半径部分4的实际大小及其 功能受到不利的影响。 转位式刀片的刀尖角(Eckenwinkel)越小,在这里通常为90° 35° ,本专利技术的 棱面3的稳定作用就越大。在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位于刀尖角为60。的三角形转位式刀 片上的所述特殊的棱面3。棱面3的方向总是与转位式刀片1以后在配设的支撑刀具中的 安装位置特定地适配,与共同的功能相协调,并在切削技术和作用技术(wirktechnisch) 上形成二次的主切割部分。所使用的支撑刀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面铣刀或刀盘。在支撑刀 具合适的情况下,为此也可考虑车削加工使用。本专利技术注重的是,在支撑刀具中保持使用 DIN-ISO标准的刀片座,以便使用者能够尽可能大范围地(Bandbreite)使用标准转位式刀 片。在这里,使用者的收获和效益更确切地说在于可更换的转位式刀片l,该转位式刀片由 于其具有创造性的特征而具有尽可能大的稳定性、功能性、效率和经济性。 为了进一步进行说明,图3示意性地示出转位式刀片1在假定的刀片座中的位置。 点划线示出通常的转位式刀片1的带有角半径部分的刀刃角部分的形状。在角半径部分较 小时(较小的1 = 1.2mm),转位式刀片1的刀刃角部分2由于几何形状而突出于刀片座的 支撑面的端边(Endkante)5很远(用短横线示出),该支撑面端边在下面也称为刀片座边。在角半径部分4减小时,刀刃角部分2上的凸缘(tjberhang )所具有的横截面积q必定越来越小。刀片座边5和角半径部分4之间的间隔越大(见图4),转位式刀片刀刃角部分 2就越容易脱落(Ausbruch),或者由于凸缘断裂(Bruch)而彻底失效,在最差的情况下,这 会导致工件受损。因而无法对部件进行可靠而经济的加工。 一定的凸缘或支撑刀具的较小 的下部结构(Unterbau)是必需的,以便使得对支撑刀具上的转位式刀片的选择不会被限 制得太宽。在加工时并非始终都能避免较小的角半径部分4或90。的侧壁,且通常希望如 此,因为有些工件或不足的机器功率要求如此。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安装棱面3来增强危险的刀刃角部分2,其优点是, 实际希望的较小的0. 2mm 1. 2mm的角半径部分4原则上在转位式刀片1的刀刃角部分2 能得以保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可以进一步保护已有的支撑刀具,且附加地使得由可能的间 距a限定的前述凸缘大为减小(见图4)。凸缘的横截面积q也由于使用了棱面3而增大, 从而使得刀刃角部分2的硬度和抗断裂能力得到决定性的提高。该棱面3由于在支撑刀具 中的位置(见图7)和所要求的90。的调节角度而非对称,且朝向以后的作用方向水平地安 装在刀刃角部分2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负性的(negativ)转位式刀片1来说,这种非对称 性使得可使用的刀刃角部分2的数量减少一半。于是,对于当前的转位式刀片l来说,为了能再次使用数量尽可能大的刀刃角部分2,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左右颠倒地(spiegelverkehrt) 即双侧地将棱面3安装在刀刃角部分2的对置的背侧的区域上。这在图5中被示出,且将 进一步阐述。 然而,附有a或b的附图标记,如3a、3b或4a、4b或6a、6b或7a、7b或8a、8b或 9a、 9b ,表示相同的镜像地设置的物体。 这些棱面3设置在以刀片1的中间面12为基准而对置的刀刃角部分上,且以垂直 于顶面或底面伸展的线为基准彼此镜像地设置。 棱面3a/3b和角半径部分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位式刀片(1),用于在支撑刀具中夹紧,具有顶面和底面,其中在每个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在主切割部分(6)和副切割部分(7)之间,设置有带有角半径部分(4)的刀刃角部分(2),其特征在于,在刀刃角部分(2)中,与角半径部分(4)相邻地设置有稳定的棱面(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7-5-24 102007024533.7一种转位式刀片(1),用于在支撑刀具中夹紧,具有顶面和底面,其中在每个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在主切割部分(6)和副切割部分(7)之间,设置有带有角半径部分(4)的刀刃角部分(2),其特征在于,在刀刃角部分(2)中,与角半径部分(4)相邻地设置有稳定的棱面(3)。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位式刀片,其特征在于,棱面(3)基本为矩形,且从转位式刀 片(1)的顶面或底面延伸至转位式刀片(1)的中间面(12)。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位式刀片,其特征在于,棱面(3)相切地与角半径部分(4) 相接,且以刀片中间为基准来观察,呈直线形,直至略微凸起,并通过相切地连接的过渡 半径部分(9)过渡至副切割部分(7)。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位式刀片,其特征在于,从刀片(1)的圆周方向 观察,棱面(3)长O. 2mm 2.0mm,且特别是用作二次的主切割部分。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位式刀片,其特征在于,棱面(3)水平,或者相 对于假定的工件表面在+/_5°之间倾斜。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位式刀片,其特征在于,这些棱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齐茨拉夫R本阿摩T索拉贾
申请(专利权)人:陶瓷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