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本体和起重驱动机构,所述起重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身本体上固定连接一个起重驱动机构,当车辆需要转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组件调整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距离,以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直至车身本体的后轮离地,再通过转动组件驱动汽车转向,汽车在转向时,以前轮两轮中心点为圆心,以转动组件到圆心的距离为半径,画圆转向,大大减小车辆需掉头时的转弯半径和操作空间,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底盘结构一般包括车架或副车架、前后悬架系统、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可实现前进、后退、左右转向几个维度的行驶,一般汽车转向角在25°-35°之间,通过该转向系统实现车辆180°调头,需要较大的行驶空间,或者通过前进、后退、转向多次重复操作才可实现,存在车辆机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解决了当前汽车实现车辆180度掉头,需要较大的行驶空间,或者通过前进、后退、转向多次重复操作才可实现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控制器、车身本体和起重驱动机构,所述起重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伸缩组件调整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距离,以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在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的情况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控制器、车身本体和起重驱动机构,所述起重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电连接;/n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伸缩组件调整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距离,以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在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驱动所述车身本体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控制器、车身本体和起重驱动机构,所述起重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伸缩组件调整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距离,以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在所述转动组件和车身本体的前轮支持所述车身本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驱动所述车身本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件、固定柱、伸缩轨道和伸缩连接杆,所述固定柱的顶面与所述车身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侧面与所述伸缩轨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轨道与所述固定柱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伸缩轨道包括长条形凹槽,所述伸缩连接杆容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连接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所述伸缩连接杆在第一位置时相对于车身的垂直距离大于与所述伸缩连接杆在第二位置时相对于车身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杆为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派赵宇张璇赵静李浦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