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61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包括U型通道及置于U型通道内的磁悬浮车;U型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永磁体路基和一条车轮路基,两条永磁体路基上铺设有永磁体A;磁悬浮车包括厢体、底盘、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底盘两侧设置有永磁体B,永磁体B与永磁体A上下对应且极性相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置于车轮路基上;U型通道顶部两侧设置有供电线排,厢体两侧设置有拾电电缆,拾电电缆与供电线排接触,为磁悬浮车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磁悬浮车辆,是对原永磁悬浮车辆的改进,原永磁悬浮车辆无法使车辆进行爬坡、下坡、小半径转向等动作,极大的限制了发展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缺陷,可满足大多数的路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悬浮的电驱轮轨式车辆系统,属于磁悬浮车辆

技术介绍
当下,运行的永磁悬浮车无法使车辆进行爬坡、下坡、小半径转向等动作,极大的限制了发展空间。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274549A公开了一种永磁磁悬浮列车,包括车厢、磁铁驱动轮、导向轨道、浮力架和轨道坑,所述磁铁驱动轮水平设置在车厢两侧,所述导向轨道设置在磁铁驱动轮上下两侧;所述浮力架包括车厢浮力架和陆基浮力架;所述车厢浮力架设置在车厢底部,所述路基浮力架设置在轨道坑底部,所述导向轨道设置在轨道坑两侧内壁;所述车厢为箱体结构,所述磁铁驱动轮为圆盘形,所述磁铁驱动轮中间设置有轴承;通过转轴与车厢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新型磁悬浮列车采用了的结构使列车速度快,运行成本地;加速度大,浮力大;具有较轻的车体结构,采用钕铁硼永磁铁,不需电力,节能环保。中国专利文献CN108482184A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驱动磁悬浮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磁浮轨道行驶的高温超导运行系统和普通道路行驶的分布式电驱动运行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通道及置于U型通道内的磁悬浮车;/nU型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永磁体路基和一条车轮路基,两条永磁体路基位于车轮路基的两侧,两条永磁体路基上铺设有永磁体A;/n磁悬浮车包括厢体、底盘、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分别连接在厢体的前后两侧,厢体安装在底盘上,底盘两侧设置有永磁体B,永磁体B与永磁体A上下对应且极性相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置于车轮路基上;/nU型通道顶部两侧设置有供电线排,厢体两侧设置有拾电电缆,拾电电缆与供电线排接触,为磁悬浮车提供电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通道及置于U型通道内的磁悬浮车;
U型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永磁体路基和一条车轮路基,两条永磁体路基位于车轮路基的两侧,两条永磁体路基上铺设有永磁体A;
磁悬浮车包括厢体、底盘、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分别连接在厢体的前后两侧,厢体安装在底盘上,底盘两侧设置有永磁体B,永磁体B与永磁体A上下对应且极性相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置于车轮路基上;
U型通道顶部两侧设置有供电线排,厢体两侧设置有拾电电缆,拾电电缆与供电线排接触,为磁悬浮车提供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均为电驱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轮包括电机、车轮、弹性叉臂、安装板以及电动转向机构;电机设置在车轮中心且与车轮固连,电机输出轴的两端连接弹性叉臂,安装板一侧与厢体固定连接,电动转向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与弹性叉臂顶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轮包括车轮、电机、轮轴、安装板、弹性叉臂以及电动转向机构;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电机的输出轴,电机设置在车轮中心且与车轮固连,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尚海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