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0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包括塑料底板、连接板和指套,塑料底板包含一侧面、另一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塑料底板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的斜面使塑料底板一侧面最低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大于塑料底板一侧面最高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所述塑料底板上表面上且靠近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位置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含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背景技术中特定场景下存在的技术问题,达到有利于汽车改色膜批量加工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属于汽车改色膜

技术介绍
车身改色膜是用色系丰富,颜色多样的薄膜,以整体覆盖粘贴的方式改变全车或局部外观的服务。车身改色膜主要通过高分子聚合材料贴附于车身表面,易揭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户在一个工作台面上需要频繁的拿动PVC材质的汽车改色膜时,例如汽车改色膜在工作台面上裁剪之后落在工作台面上时,工作人员通常通过指甲铲入汽车改色膜一侧并抬起手掌将汽车改色膜的一侧提升一定高度,但由于工作人员手掌宽度有限,由于如果汽车改色膜的这一侧宽度远远大于工作人员手掌的宽度,极易造成在汽车改色膜一侧被提升一定高度时,这一侧与工作人员手掌接触部分的水平线高度远远大于在这一侧上其他为接触部分的水平线高度的折弯可能造成汽车改色膜的损坏的情况,而且可能存在在的由于工作人员指甲较短不便于通过指甲将汽车改色膜一侧通过铲入的方式提升一定高度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包括塑料底板、连接板和指套,塑料底板包含一侧面、另一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塑料底板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的斜面使塑料底板一侧面最低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大于塑料底板一侧面最高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所述塑料底板上表面上且靠近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位置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含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优选地,所述指套包含指孔,所述指孔为梯形孔。优选地,所述梯形孔包含梯形小底端和梯形大底端,所述梯形孔的梯形小底端距离塑料底板一侧面的距离小于梯形孔的梯形大底端距离塑料底板一侧面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指孔的中心线与塑料底板的上表面平行。优选地,所述塑料底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优选地,所述指套由橡胶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塑料底板上表面上且靠近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位置通过强力胶粘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连接板。优选地,所述指套通过强力胶粘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可替换为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3个的指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特定场景下存在的技术问题,达到有利于汽车改色膜批量加工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塑料底板采用不同宽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技术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技术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包括塑料底板1、连接板2和指套3,塑料底板1包含一侧面、另一侧面、上表面5和下表面,塑料底板1的一侧面为斜面4,斜面4使塑料底板1一侧面最低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1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大于塑料底板1一侧面最高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1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塑料底板1上表面5上且靠近塑料底板1另一侧面的位置固定设置连接板2,连接板2包含上表面5,连接板2的上表面5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3;如图2,塑料底板1的长度和宽度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应当避免塑料底板1过大的体积造成的用户不便于操作,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以及,在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合乎逻辑分析和/或推理弥补本技术细节上一些不足,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和优化。本技术或许会存在
技术介绍
中为提及的缺陷,这一缺陷或许是技术人始料未及的缺陷,但在做一项技术研发中,很难研发出没有任何缺陷的技术,这一缺陷的解决方案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本技术使用的人群仅限于需要在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环境使用和能忽略这一缺陷继续选择使用的用户。基于此,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仅是
技术介绍
提出问题对应的方案原理部分,而其他部分,例如,在本申请原理基础上如何更优化的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实施,显然不是通过一次研发和一次申请专利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本申请描述清晰的技术方案仅限于对应
技术介绍
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他部分可在另外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中完成,也可由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方案的技术上继续改进,并申请专利,以达到最优使用效果,都属于本领域现有可知方式。优选地,指套3包含指孔6,指孔6可以为梯形孔,达到便于工作人员手指穿入定位的使用效果,同时,本技术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技术仅针对
技术介绍
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
技术介绍
提及的场景,如一些用户考虑价格因素等因素,则不建议购买本申请,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
技术介绍
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优选地,梯形孔包含梯形小底端和梯形大底端,梯形孔的梯形小底端距离塑料底板1一侧面的距离小于梯形孔的梯形大底端距离塑料底板1一侧面的距离。优选地,指孔6的中心线与塑料底板1的上表面5平行;优选地,塑料底板1的上表面5和下表面平行;优选地,指套3由橡胶材质制成;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仅仅作为理想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水平或垂直或其他,而在现有工业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且公知的,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采用的描述语言或方案仅仅是针对附图而言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可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优选地,塑料底板1上表面5上且靠近塑料底板1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底板、连接板和指套,塑料底板包含一侧面、另一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塑料底板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的斜面使塑料底板一侧面最低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大于塑料底板一侧面最高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所述塑料底板上表面上且靠近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位置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含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底板、连接板和指套,塑料底板包含一侧面、另一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塑料底板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的斜面使塑料底板一侧面最低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大于塑料底板一侧面最高水平线高度处距离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直线距离,所述塑料底板上表面上且靠近塑料底板另一侧面的位置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含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量为4个的指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包含指孔,所述指孔为梯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汽车改色膜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孔包含梯形小底端和梯形大底端,所述梯形孔的梯形小底端距离塑料底板一侧面的距离小于梯形孔的梯形大底端距离塑料底板一侧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诺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