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5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属于冲压加工领域,其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凸模以及与凸模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下模包括凹模以及与凹模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凹模包括竖直设置的容纳孔,容纳孔的上端开口设置,凸模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对应容纳孔设置有插杆,连接杆的边缘与容纳孔的上端的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连接杆的顶端还设置有弯折段,弯折段与连接杆的表面光滑过渡,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刀片,刀片沿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刀片的下端设置有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进行拉深工艺的同时对拉深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无需额外的收集装置,能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废料收集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
技术介绍
筒状的工件进行拉深加工时,其上端会存在朝外扩张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为拉深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该废料需要在筒状工件的拉深工艺结束前进行切除,该废料的切除多采用切边模进行。切边模,是利用冲模修边工序件的边缘,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形状的冲压模具,切边模从筒状工件上切除下来的废料呈环状,但是切边模切除筒状工件上端的废料后,废料的收集存在困难,现在多使用吹气装置对废料进行收集,但是吹气装置的噪音大、制作成本较高,且还需要连接气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以及与所述凸模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下模包括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凹模包括竖直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凸模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对应所述容纳孔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边缘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的内侧,所述连接杆的边缘与所述容纳孔的上端的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还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光滑过渡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刀片的下端设置有刀刃。本技术可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中使用,其中,第一安装部安装在自动化设备的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上下往复移动,第二安装部安装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平台上,升降装置可以驱动上模上的插杆往复地进出下模上的容纳孔中。本技术工作时,自动化设备的移送装置将筒状工件移送至下模处,并使得筒状工件的下端插入到容纳孔中,然后移送装置退回,升降装置驱动上模下移,上模上的插杆首先插入到筒状工件内,然后将筒状工件朝着容纳孔的底部推动以对筒状工件进行拉深,插杆插入到位时,连接杆的底端的边缘与容纳孔的上端开口处的边缘相切,从而将筒状工件上端的朝外扩张的废料切除,然后升降装置驱动上模上升,被切除的废料套在连接杆上随着连接杆上升而脱离筒状工件,筒状工件的废料切除完成。然后上模和下模进行下一次的筒状工件的废料切除操作,随着连接杆上套着的环状废料的增多,下方的废料会将上方的废料往上推动,上移的废料会与刀片下端的刀刃接触,且随着废料继续被往上推与刀刃接触的废料会继续上移,因此废料与刀刃接触的部分会被刀刃切开,废料的环状结构被破坏,此时环状的废料会出现一个缺口,该缺口使得废料能顺利地通过刀片,然后被切开的废料继续被推动而移动至弯折段,最终被推动到离开弯折段掉落在预设在弯折段的端部下方的收集装置中,完成废料的收集。本技术可以在进行拉深工艺的同时对拉深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无需额外的收集装置,例如现有技术才有的吹气装置,本技术能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废料收集过程中的噪音。进一步的,所述刀片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弯折段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刀片的延伸部用于与安装部固定连接,从而将连接杆和弯折段固定在第一安装部上,以使连接杆和弯折段能随着第一安装部上下移动,另外,延伸部同时与连接杆和弯折段固定连接,可以增强连接杆与弯折段之间的结构强度,增加本技术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刀片和延伸部分别焊接于所述连接杆和弯折段。刀片和延伸部为钢制材料,其一体成型设置,连接杆和弯折段亦为钢制材料,采用焊接的结构将刀片和延伸部焊接在连接杆和弯折段上,可以增加刀片和延伸部与连接杆和弯折段的连接强度,避免刀片松动。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厚度值为所述连接杆的厚度值的30%-60%。其中,连接杆为圆杆时,连接杆的厚度指连接杆的直径;连接杆为方杆时,连接杆的厚度指与刀片接触的一侧侧面的宽度;刀片的厚度为连接杆的厚度的30%-60%,可以在保证刀片的强度足够的前提下使得被刀片切开的环状废料依然能套在连接杆和弯折段上。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顶部还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为螺栓结构,其用于延伸部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底部向下呈收缩状设置。收缩状的插杆的下端能更顺利地插入到筒状工件内,以顺利地对筒状工件进行拉深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段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设置。弯折段与连接杆一梯成型设置,即弯折段由连接杆的上端弯折形成,使得连接杆与弯折段的表面光滑过渡,从而保证废料能在连接杆和弯折段上顺利移动。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刀片和与连接杆一体成型的弯折段,可以在进行拉深工艺的同时对拉深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无需额外的收集装置,能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废料收集过程中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插杆插入到容纳孔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插杆插入到容纳孔后废料套在连接杆以及弯折段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废料套在弯折段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上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安装部,12-刀片,121-刀刃,13-延伸部,14-连接杆,15-弯折段,15-插杆,2-凹模,21-容纳孔,3-工件,31-废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6,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31收集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以及与所述凸模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1,所述下模包括凹模2以及与所述凹模2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凹模2包括竖直设置的容纳孔21,所述容纳孔21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凸模包括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底部对应所述容纳孔21设置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边缘位于所述连接杆14的底部的内侧,所述连接杆14的边缘与所述容纳孔21的上端的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14的顶端还设置有弯折段15,所述弯折段15与所述连接杆14的表面光滑过渡设置,所述连接杆1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沿着所述连接杆1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刀片12的下端设置有刀刃121。本技术可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中使用,其中,第一安装部11安装在自动化设备的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上下往复移动,第二安装部安装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平台上,升降装置可以驱动上模上的插杆15往复地进出下模上的容纳孔21中。本技术工作时,自动化设备的移送装置将筒状工件3移送至下模处,并使得筒状工件3的下端插入到容纳孔21中,然后移送装置退回,升降装置驱动上模下移,上模上的插杆15首先插入到筒状工件3内,然后将筒状工件3朝着容纳孔21的底部推动以对筒状工件3进行拉深,插杆15插入到位时,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以及与所述凸模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下模包括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包括竖直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凸模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对应所述容纳孔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边缘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的内侧,所述连接杆的边缘与所述容纳孔的上端的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还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光滑过渡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刀片的下端设置有刀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以及与所述凸模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下模包括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包括竖直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凸模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对应所述容纳孔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边缘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的内侧,所述连接杆的边缘与所述容纳孔的上端的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还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光滑过渡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刀片的下端设置有刀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拉深切边的废料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仁
申请(专利权)人:伟业精密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