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顺通专利>正文

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管、富硫烟气出气管和冷风入口,所述加热管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管,且加热管的下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烟气入口,所述富硫烟气出气管安装在加热管的下端右侧,所述冷风入口对称固定在冷却管的下方外部两侧,且冷却管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冷风出口,所述冷却管和加热管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脱硫管,且加热管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套管,所述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且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固定有张力吊杆。该活性炭解析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活性炭可以较为均匀的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加工,加工效果较好,提高二氧化硫的解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解析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最新烟气净化工艺采用活性炭烟气逆流催化还原技术,烟气通过吸附塔底部脱硫床层脱硫,然后在脱硫床层后中间气室与雾态氨水混合,再穿过脱硝床层进行脱硝,吸附了二氧化硫的活性炭送到解析装置进行解析,在解析装置内被活性炭吸附的二氧化硫被解析出来送往制酸系统制成98%浓硫酸,解析后的活性炭通过链斗输送机输送到吸附塔循环使用,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物料循环过程。但是现有的活性炭解析装置对活性炭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对活性炭温度调节的效果有限,热气和冷气不能较好的与活性炭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活性炭加热和冷却不完全,影响活性炭吸附的二氧化硫进行解析。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活性炭解析装置不能较好的将活性炭进行加热和冷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管、富硫烟气出气管和冷风入口,所述加热管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管,且加热管的下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烟气入口,并且加热管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烟气出口,所述富硫烟气出气管安装在加热管的下端右侧,所述冷风入口对称固定在冷却管的下方外部两侧,且冷却管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冷风出口,所述冷却管和加热管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脱硫管,且加热管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套管,并且冷却管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套管,所述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且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固定有张力吊杆,并且加热管和冷却管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管顶板和管底板。优选的,所述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均关于加热管对称设置有2个,且烟气入口与加热管以及烟气出口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优选的,所述冷风出口和冷风入口均关于冷却管对称设置有2个,且冷风出口与冷却管以及冷风入口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优选的,所述加热套管、脱硫管以及冷却套管三者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且加热套管等间距分布在加热管的内部,并且冷却套管等间距分布在冷却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横向隔板等间距在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平行分布有3个,并且横向隔板的长度等于加热管和冷却管的内部长度。优选的,所述纵向隔板设置在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且纵向隔板的高度等于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的内部高度,并且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的尺寸范围均为108mm-11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活性炭解析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较好的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和冷却,提高活性炭吸附的二氧化硫的解析效果;1.加热管、加热套管、纵向隔板以及横向隔板的设置,在活性炭进入加热套管的内部时,热气进入加热管的内部,在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隔离作用下,热气循环流动,热气的流动速度减缓,冷却阶段活性炭的冷却过程与上述同理,该装置的冷却和加热的效果较好,提高活性炭吸附的二氧化硫的解析效果;2.等间距设置的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并列设置有多根,活性炭置于其内部进行加热和冷却,可以分布较为分散,从而更好的进行加热和冷却,提高温度变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套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套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张力吊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张力吊杆正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管顶板和管底板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管;2、冷却管;3、烟气入口;4、烟气出口;5、富硫烟气出气管;6、冷风入口;7、冷风出口;8、脱硫管;9、加热套管;10、冷却套管;11、纵向隔板;12、横向隔板;13、张力吊杆;14、管顶板;15、管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管1、冷却管2、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4、富硫烟气出气管5、冷风入口6、冷风出口7、脱硫管8、加热套管9、冷却套管10、纵向隔板11、横向隔板12、张力吊杆13、管顶板14和管底板15,加热管1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管2,且加热管1的下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烟气入口3,并且加热管1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烟气出口4,富硫烟气出气管5安装在加热管1的下端右侧,冷风入口6对称固定在冷却管2的下方外部两侧,且冷却管2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冷风出口7,冷却管2和加热管1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脱硫管8,且加热管1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套管9,并且冷却管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套管10,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安装有纵向隔板11和横向隔板12,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固定有张力吊杆13,并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管顶板14和管底板15。本例中烟气入口3和烟气出口4均关于加热管1对称设置有2个,且烟气入口3与加热管1以及烟气出口4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热气进出加热管1内部循环流动速度更快;冷风出口7和冷风入口6均关于冷却管2对称设置有2个,且冷风出口7与冷却管2以及冷风入口6组成相互连通结构,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冷气进入冷却管2内部的速度更快;加热套管9、脱硫管8以及冷却套管10三者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且加热套管9等间距分布在加热管1的内部,并且冷却套管10等间距分布在冷却管2的内部,活性炭分别依次通过加热套管9、脱硫管8和冷却套管10的内部进行加工;横向隔板12等间距在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平行分布有3个,并且横向隔板12的长度等于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长度,横向隔板12可以增加气体在加热管1和冷却管2内部流动的时间;纵向隔板11设置在加热套管9和冷却套管10的内部中间位置,且纵向隔板11的高度等于加热套管9和冷却套管10的内部高度,并且加热套管9和冷却套管10的尺寸范围均为108mm-118mm,纵向隔板11可以增加气体在加热管1和冷却管2内部流动的时间。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图2以及图4-6中所示的结构,将活性炭从该装置上方进料口投放进入内部,活性炭首先进入加热套管9的内部,通过烟气入口3向加热管1的内部通入热气,热气在横向隔板12和纵向隔板11的作用下,在加热管1的内部循环流动,由于加热套管9等间距并列平行分布在加热管1的内部,使得活性炭之间分布较为分散,因而循环流动的热气可以较好的对加热套管9进行加热升温,活性炭加热到解析温度约400℃左右,向内部通入氮气保证活性炭与空气隔绝,避免活性炭燃烧,并且将活性炭加热过程保持三小时以上,被活性炭吸附的二氧化硫被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管(1)、富硫烟气出气管(5)和冷风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管(2),且加热管(1)的下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烟气入口(3),并且加热管(1)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烟气出口(4),所述富硫烟气出气管(5)安装在加热管(1)的下端右侧,所述冷风入口(6)对称固定在冷却管(2)的下方外部两侧,且冷却管(2)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冷风出口(7),所述冷却管(2)和加热管(1)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脱硫管(8),且加热管(1)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套管(9),并且冷却管(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套管(10),所述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安装有纵向隔板(11)和横向隔板(12),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固定有张力吊杆(13),并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管顶板(14)和管底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管(1)、富硫烟气出气管(5)和冷风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管(2),且加热管(1)的下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烟气入口(3),并且加热管(1)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烟气出口(4),所述富硫烟气出气管(5)安装在加热管(1)的下端右侧,所述冷风入口(6)对称固定在冷却管(2)的下方外部两侧,且冷却管(2)的上方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冷风出口(7),所述冷却管(2)和加热管(1)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脱硫管(8),且加热管(1)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套管(9),并且冷却管(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套管(10),所述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安装有纵向隔板(11)和横向隔板(12),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内部均固定有张力吊杆(13),并且加热管(1)和冷却管(2)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管顶板(14)和管底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3)和烟气出口(4)均关于加热管(1)对称设置有2个,且烟气入口(3)与加热管(1)以及烟气出口(4)组成相互连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顺通王明生王月聪刘志群于建平洪本世
申请(专利权)人:潘顺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