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水下用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5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悬浮式水下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成一体的浮力缆和重力缆两部分,浮力缆包括缆芯及其外护套,在缆芯内设置紧套光纤、信号传输线、输电导线及中心加强件,在缆芯与外护套之间设置发泡内护套和加强层;重力缆包括缆芯及其外护套,在缆芯内设置紧套光纤、信号传输线、输电导线及中心加强件,在缆芯与外护套之间设置加强层。(*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光缆,尤其是水下使用的光缆。
技术介绍
现有水下光缆一般都是重缆,沉于水底,只能固定敷设在水底作传输信号用,对于既需要进行水下作业又只能在水面上控制的使用场合,作为水面上与水下作业点之间实现输送电力、发送信号、传输图像等功能的连接光缆,现有水下光缆就难以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水下光缆功能单一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浮式水下光缆,它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能作为水面上与水下作业是之间的连接光缆,方便地实现输送电力、发送信号、传输图像等功能。本技术提供的悬浮式水下用光缆具有连成一体的浮力缆和重力缆两部分,浮力缆包括缆芯(8)及其外护套(7),在缆芯(8)内设置紧套光纤(1)、信号传输线(2)、输电导线(4)及中心加强件(3),在缆芯(8)与外护套(7)之间设置发泡内护套(5)和加强层(6);重力缆包括缆芯(8)及其外护套(7),在缆芯(8)内设置紧套光纤(1)、信号传输线(2)输电导线(4)及中心加强件(3),在缆芯(8)与外护套(7)之间设置加强层(6)。本技术由于分为连成一体的浮力缆和重力缆两部分,整个光缆在水中呈现悬浮状态,重力缆沉在下面,浮力缆向上浮起,就能把系于重力缆下端的作业仪器和设于水面上船只或平台上的控制仪器连在一起,可以方便地实现水面上与水下之间输送电力、发送信号、传输图像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浮力缆(A图)和重力缆(B图)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图中,1、紧套光纤,2、信号传输线,3、中心加强件,4、输电导线,5、缆芯外的发泡内护套,6、加强层,7、外护套,8、缆芯。具体实施方式先制作浮力缆,将缆芯(8)内的紧套光纤(1)、信号传输线(2)、输电导线(4)、中心加强件(3)先行绞合并以发泡材料包覆,再外包芳纶加强层(6),然后包覆聚氨脂外护套(7),在制作重力缆段时,缆芯(8)的绞合不变,去掉发泡内护套(5),同时增厚芳纶加强层(6),以使本技术外径不变。浮力缆和重力缆的制作长度根据使用要求而定。权利要求1.一种悬浮式水下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成一体的浮力缆和重力缆两部分,浮力缆包括缆芯及其外护套,在缆芯内设置紧套光纤、信号传输线、输电导线及中心加强件,在缆芯与外护套之间设置发泡内护套和加强层;重力缆包括缆芯及其外护套,在缆芯内设置紧套光纤、信号传输线、输电导线及中心加强件,在缆芯与外护套之间设置加强层。专利摘要一种悬浮式水下用光缆,具有连成一体的浮力缆和重力缆两部分,其缆芯内均设置紧套光纤、信号传输线、输电导线及中心加强件,浮力缆的缆芯外依次包覆发泡内护套、加强层和外护套,重力缆的缆芯外依次包覆加强层和外护套,本技术在水中呈悬浮状态,可连接系于重力缆下端的作业仪器和设于水面上船只或平台上的控制仪器,方便地实现水面上与水下之间的输送电力、发送信号、传输图像等功能。文档编号G02B6/46GK2653528SQ20032010453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周春东, 谭会良, 叶飞, 曹志刚, 李燕峰 申请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东谭会良叶飞曹志刚李燕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