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5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6
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管、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过滤系统、排气管道和排气口,壳体内部设有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和排气管道,进气管右端通过壳体与预热系统左端相通,预热系统右端通过加热系统与过滤系统连接,过滤系统与预热系统连接,排气管道设于壳体内部下方,排气管道左端与预热系统连接,排气管道右端与排气口连接,排气口设于壳体右端;其中,预热系统包括:气体管道、预热管、预热舱、循环气管、入舱口、出舱口、凹型腔体、滤芯和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缩短待处理废气在加热管道内加热的时间,使悬浮颗粒物充分分解,延长了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大大节约了电力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洁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在对一些原料进行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会有大量的黑烟问题,这些烟尘中往往带有大量悬浮颗粒,如果不及时排放会对设备造成损害,而如果随意排放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类似的废气处理过滤设备一般都是内置在具体生产设备中,如果一旦废气处理设备出现问题,维修或改造起来难度会很大。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普遍采取电除尘器来作为废气处理过滤设备,并且将其外置在生产设备中的方式来解决,外置的方式为维修或改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效的解决了维修或改造的难度。传统的电除尘器一般由进气管、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和排气管组成,废气从进气管进入加热系统后,经高温处理,废气中悬浮颗粒物被分解,然后经过滤系统过滤后从排气管排出,避免了废气对设备和环境的损害。由于目前的电除尘器采用废气直接由进气管进入加热系统进行高温处理的方式,一方面,废气需要从一个较低的温度值上升到较高的温度值从而达到分解悬浮物颗粒的目的,在废气通过加热系统的短暂时间内,不仅会出现因废气加热不充分导致悬浮颗粒物不能被充分分解的现象,而且在过滤环节,往往会因分解处理后的气体分解不充分的原因,导致过滤系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增加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经过加热系统的加热,过滤后的气体仍带有大量余热,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热能,而且同样会破坏环境。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除尘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管、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过滤系统、排气管道和排气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和排气管道,所述进气管右端通过壳体与预热系统左端相通,所述预热系统右端通过加热系统与过滤系统连接,所述过滤系统与预热系统连接,所述排气管道设于壳体内部下方,所述排气管道左端与预热系统连接,所述排气管道右端与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设于壳体右端;其中,所述预热系统包括:气体管道、预热管、预热舱、循环气管、入舱口、出舱口、凹型腔体、滤芯和保温层,所述气体管道套设于预热管内,所述气体管道左端通过壳体与进气管相通,所述气体管道右端与加热系统相通,所述预热管左端与壳体连接,所述预热管右端与加热系统连接,所述预热管与气体管道形成的空腔为预热舱,所述预热管顶端左侧设有入舱口,所述预热管底端右侧设有出舱口,所述循环气管左端通过入舱口与预热舱相通,所述循环气管右端与过滤系统连接,所述出舱口与排气管道左端连接,所述凹型腔体为半球形,所述凹型腔体为复数个,所述凹型腔体匀设于气体管道内壁上,所述凹型腔体凹面与预热舱相通,所述凹型腔体凸面位于气体管道内,所述滤芯设于循环气管内,所述保温层设于过滤系统上。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隔热层,所述壳体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隔热层。进一步,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舱、加热管道和电热丝,所述加热舱左端舱壁分别与气体管道和预热管连接,所述加热舱内腔构成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左端与气体管道右端相通,所述加热管道右端与过滤室相通,所述加热管道内设有电热丝。进一步,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舱、隔板、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循环气室和循环气口,所述过滤舱外壁为保温层,所述过滤舱左端与加热舱相通,所述过滤舱右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过滤舱一体成型,所述隔板为环型结构,所述隔板与壳体右端构成循环气室,所述循环气口设于循环气室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设于过滤舱内部,所述第一过滤器为半圆腔体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器左端为球面,所述第一过滤器右端与第二过滤器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为筒型结构,所述第二过滤器右端与隔板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与第一过滤器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预热管,并将气体管道套入预热管内部,由预热管、壳体、气体管道和加热舱壁形成封闭的预热舱,从而实现经三次处理后携带余热的气体对气体管道内待处理的废气进行有效预热;同时,在气体管道内壁增加设计凹型腔体,均匀分布于气体管道内壁上,并将凹型腔体设计为半球型,并使凹型腔体是凹面与预热舱成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余热的气体对气体管道内待处理的废气进行预热的面积;同样,凹型腔体的凸面伸入气体管道内腔,也大大提高了待处理的废气的受热面积;另外,在过滤舱外壁增设保温层,有效避免热量流失。从而使待处理废气内的颗粒物在加热管道内加热到充分分解的时间大大缩短,使待处理废气内的颗粒物分解更充分,不仅延长了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大节约了电力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壳体1、外壳11、隔热层12和进气管2。预热系统3、气体管道31、预热管32、预热舱33、循环气管34、入舱口35、出舱口36、凹型腔体37、滤芯38和保温层39。加热系统4、加热舱41、加热管道42和电热丝43过滤系统5、过滤舱51、隔板52、第一过滤器53、第二过滤器54、循环气室55、循环气口56、排气管道6和排气口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2、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排气管道6和排气口7,壳体1内部设有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和排气管道6,进气管2右端通过壳体1与预热系统3左端相通,预热系统3右端通过加热系统4与过滤系统5连接,过滤系统5与预热系统3连接,排气管道6设于壳体1内部下方,排气管道6左端与预热系统3连接,排气管道6右端与排气口7连接,排气口7设于壳体1右端;其中,预热系统3包括:气体管道31、预热管32、预热舱33、循环气管34、入舱口35、出舱口36、凹型腔体37、滤芯38和保温层39,气体管道31套设于预热管32内,气体管道31左端通过壳体1与进气管2相通,气体管道31右端与加热系统4相通,预热管32左端与壳体1连接,预热管32右端与加热系统4连接,预热管32与气体管道31形成的空腔为预热舱33,预热管32顶端左侧设有入舱口35,预热管32底端右侧设有出舱口36,循环气管34左端通过入舱口35与预热舱33相通,循环气管34右端与过滤系统5连接,出舱口36与排气管道6左端连接,凹型腔体37为半球形,凹型腔体37为复数个,凹型腔体37匀设于气体管道31内壁上,凹型腔体37凹面与预热舱33相通,凹型腔体37凸面位于气体管道31内,滤芯38设于循环气管34内,保温层39设于过滤系统5上。壳体1包括:外壳11和隔热层12,壳体1为圆柱型结构,壳体1内壁设有隔热层12。加热系统4包括:加热舱41、加热管道42和电热丝43,加热舱41左端舱壁分别与气体管道31和预热管32连接,加热舱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气管(2)、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排气管道(6)和排气口(7),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和排气管道(6),所述进气管(2)右端通过壳体(1)与预热系统(3)左端相通,所述预热系统(3)右端通过加热系统(4)与过滤系统(5)连接,所述过滤系统(5)与预热系统(3)连接,所述排气管道(6)设于壳体(1)内部下方,所述排气管道(6)左端与预热系统(3)连接,所述排气管道(6)右端与排气口(7)连接,所述排气口(7)设于壳体(1)右端;/n其中,所述预热系统(3)包括:气体管道(31)、预热管(32)、预热舱(33)、循环气管(34)、入舱口(35)、出舱口(36)、凹型腔体(37)、滤芯(38)和保温层(39),所述气体管道(31)套设于预热管(32)内,所述气体管道(31)左端通过壳体(1)与进气管(2)相通,所述气体管道(31)右端与加热系统(4)相通,所述预热管(32)左端与壳体(1)连接,所述预热管(32)右端与加热系统(4)连接,所述预热管(32)与气体管道(31)形成的空腔为预热舱(33),所述预热管(32)顶端左侧设有入舱口(35),所述预热管(32)底端右侧设有出舱口(36),所述循环气管(34)左端通过入舱口(35)与预热舱(33)相通,所述循环气管(34)右端与过滤系统(5)连接,所述出舱口(36)与排气管道(6)左端连接,所述凹型腔体(37)为半球形,所述凹型腔体(37)为复数个,所述凹型腔体(37)匀设于气体管道(31)内壁上,所述凹型腔体(37)凹面与预热舱(33)相通,所述凹型腔体(37)凸面位于气体管道(31)内,所述滤芯(38)设于循环气管(34)内,所述保温层(39)设于过滤系统(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气管(2)、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排气管道(6)和排气口(7),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预热系统(3)、加热系统(4)、过滤系统(5)和排气管道(6),所述进气管(2)右端通过壳体(1)与预热系统(3)左端相通,所述预热系统(3)右端通过加热系统(4)与过滤系统(5)连接,所述过滤系统(5)与预热系统(3)连接,所述排气管道(6)设于壳体(1)内部下方,所述排气管道(6)左端与预热系统(3)连接,所述排气管道(6)右端与排气口(7)连接,所述排气口(7)设于壳体(1)右端;
其中,所述预热系统(3)包括:气体管道(31)、预热管(32)、预热舱(33)、循环气管(34)、入舱口(35)、出舱口(36)、凹型腔体(37)、滤芯(38)和保温层(39),所述气体管道(31)套设于预热管(32)内,所述气体管道(31)左端通过壳体(1)与进气管(2)相通,所述气体管道(31)右端与加热系统(4)相通,所述预热管(32)左端与壳体(1)连接,所述预热管(32)右端与加热系统(4)连接,所述预热管(32)与气体管道(31)形成的空腔为预热舱(33),所述预热管(32)顶端左侧设有入舱口(35),所述预热管(32)底端右侧设有出舱口(36),所述循环气管(34)左端通过入舱口(35)与预热舱(33)相通,所述循环气管(34)右端与过滤系统(5)连接,所述出舱口(36)与排气管道(6)左端连接,所述凹型腔体(37)为半球形,所述凹型腔体(37)为复数个,所述凹型腔体(37)匀设于气体管道(31)内壁上,所述凹型腔体(37)凹面与预热舱(33)相通,所述凹型腔体(37)凸面位于气体管道(31)内,所述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蒙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巍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