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装置及收发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88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发设备及应用在该收发设备中的收发装置,收发装置包括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发送天线用于将本地信号发送至对端的接收天线。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对端发送天线发射的有用信号。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在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的干扰消除面上。其中,所述干扰消除面是指使得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得到抵消的面。本申请将全双工通信技术与磁感通信相结合,提高了磁感通信的吞吐,且能够避免自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发装置及收发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通信产品中的收发装置及收发设备。
技术介绍
磁感通信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但相比于传统的射频通信,常工作于频率较低的频段,如13.56MHz,进而导致系统效率和吞吐受到了带宽的约束,传输速率较低,从而限制了磁感通信的应用场景。将磁感通信与全双工技术相结合,可以提升系统吞吐。但全双工技术中会存在信号自干扰的问题,即本地接收天线在接收通信对端发送天线的有用信号时,也接收本地发送天线发射的信号。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自干扰信号而保证全双工的正常通信,是业界一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装置以及收发设备,可以提高收发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且能够对自干扰信号实现有效的抑制。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收发装置,包括发送天线和接收接天。所述发送天线用于将本地信号发送至对端的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对端发送天线发射的有用信号。其中,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在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的干扰消除面上;其中,所述干扰消除面是指使得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得到抵消的面。这里,本地信号是指收发设备本身产生的且需要发送至另一收发设备的信号。对端是指与该收发设备相通信的另一收发设备。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包括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即采用全双工技术,进而可以提升收发设备的通信效率。此外,还将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的干扰消除面上,进而可以有效的消除本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实现了对自干扰信号的有效抑制。根据第一方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为呈8字形的线圈;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为呈轴对称状的线圈;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的中心位于所述呈8字形的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上。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都是线圈,且不需要间隔较远的距离,进而对收发装置尺寸的要求较小。此外,相较于射频系统中基于天线消除的隔离方法,即需要采用两根发送天线,且二者与接收天线的距离相差半个波长的方案,本方案中的8字形线圈实则为一个线圈,即仅需要一条发射通路,实现上更加简单。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呈8字形线圈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如此,可以保证对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效果。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限定为,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呈8字形线圈所在的平面平行。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收发设备之间的线圈结构互相对应但不同,因此相互通信的两个收发设备需要进行配对,即具有相同结构的收发设备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因此,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也为8字形线圈。两个所述8字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在另一个的干扰消除面上。如此,可以避免收发设备之间需要配对的问题,提高了收发设备的适用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呈8字形的线圈以8字的中心点对称分布,且位于中心点两侧的线圈的匝数相同。所述8字形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为所述8字形线圈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这样,可以方便天线的设计以及位置摆放,提高生产生时的装配效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为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互为轴对称;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独立线圈;所述独立线圈的中心位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上。其中,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在同一平面上。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之一为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即为两个单独的线圈,这样可以方便天线的位置摆放,使得收发装置的适用性更好,可以根据安装环境具体的空间情况,来调节每个线圈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独立线圈呈轴对称状,且所述独立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如此,可以保证对发送天线所产生干扰信号的消除效果。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限定,所述独立线圈呈轴对称状,且所述独立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所在的平面平行。如此,可以降低收发装置的厚度,有利于收发设备朝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独立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独立线圈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且不要求是对称状的,这样便于天线的多样化设计,使得收发装置的适用性更高。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发送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通过所述每个线圈的电流的大小值相同但方向相反。或者,当所述接收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所述接收天线所产生的电信号为其中一个线圈所产生的电信号与另一个线圈所产生的电信号移相180°之后的和。这样可以将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消除,且便于天线的设计和安装。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发送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通过所述每个线圈的电流的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同。或者,当所述接收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接收天线所产生的电信号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所产生的电信号之和。这样可以将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消除,且便于天线的设计和安装。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独立线圈的中心点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使得独立线圈的尺寸不受限制,且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尺寸及通电电流的大小及方向也不受限制,更好的提高了收发装置的适用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扰消除面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中心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如此,可方便天线的安装。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天线为发送线圈;所述接收天线为接收线圈;所述发送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之一的中心点在所述发送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其中另一的中垂线上;所述发送线圈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接收线圈所在的平面相垂直;其中,所述发送线圈的中垂线为经过所述发送线圈的中心点且与所述发送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的直线;所述接收线圈的中垂线为经过所述接收线圈的中心点且与所述接收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的直线。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均为独立的线圈,且发送天线不会对所述接收天线产生干扰,因此,线圈的尺寸和形状不会受到限制,提高了收发装置的适用性,且结构简单。理想情况下,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天线的摆放可以消除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存在部分干扰信号。因此,为了对干扰信号达到更好的消除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送天线,用于将本地信号发送至对端的接收天线;/n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对端发送天线发射的有用信号;/n其中,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在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的干扰消除面上;其中,所述干扰消除面是指使得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得到抵消的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天线,用于将本地信号发送至对端的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对端发送天线发射的有用信号;
其中,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在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的干扰消除面上;其中,所述干扰消除面是指使得所述发送天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得到抵消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为呈8字形的线圈;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为呈轴对称状的线圈;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的中心位于所述呈8字形的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呈8字形线圈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轴对称状的线圈也为8字形线圈;两个所述8字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在另一个的干扰消除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呈8字形的线圈的中心点两侧的线圈互为轴对称,且位于中心点两侧的线圈的匝数相同;所述8字形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为所述8字形线圈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之一为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互为轴对称;所述发送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其中另一为独立线圈;所述独立线圈的中心位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的干扰消除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线圈呈轴对称状,且所述独立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通过所述每个线圈的电流的大小值相同但方向相反;或者,
当所述接收天线为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时,所述一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的匝数相同,且所述接收天线所产生的电信号为其中一个线圈所产生的电信号与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天航张公正李榕孔垂丽周悦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