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8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效率高,且可以在大批量生产时依然可以在保证制造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了天线反射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和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组件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天线反射板作为通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件,其结构比较复杂,需求量大,在5G网络快速铺设的驱动下,降低成本变得越加迫切,大量的需求使得关于如何制造出有竞争力的天线反射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大多数天线反射板依然采用传统的机加工方式进行制造,这种方法效率低,成本很高,不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和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制作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包括: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同一面钎焊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侧壁之间插设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钎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通过外侧壁并排钎焊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四金属板的数量总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四金属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侧壁交叉排列钎焊连接;所述第四金属板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底部均钎焊连接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同一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为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的金属板,且所述复合钎料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U型结构的外侧壁和外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为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的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设有复合钎料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三金属板为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的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设有复合钎料的一面钎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和所述第四金属板上均设有孔洞;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均为平板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制作方法,包括:S1、制作第一金属板;S2、制作第二金属板;S3、制作第三金属板;S4、对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进行组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的最大组装间隙小于或等于0.2mm;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之间的最大组装间隙小于或等于0.2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效率高,且可以在大批量生产时依然可以在保证制造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了天线反射板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第三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制作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效率高,且可以在大批量生产时依然可以在保证制造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了天线反射板的成本。参照图1-2,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和第三金属板3;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一面钎焊连接,此时,第二金属板2远离第一金属板1的一面与第三金属板3的一面钎焊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金属板2的作用是充当整个反射板的骨架结构,起支撑连接第一金属板1和第三金属板3的作用;第三金属板3起加强整块连接板刚度的作用。外加说明的是,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可为平面结构或U型结构等。当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可为平面结构,且第一金属板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此时两两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的一面与第二金属板2的同一面钎焊连接;并且,两两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的侧壁之间插设有竖直板,竖直板与第一金属板1钎焊连接,即竖直板钎焊连接于此侧壁之间。当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为U型结构时,第一金属板1的外底部与第二金属板2的一面钎焊连接,U型板为反射板主要结构,U型结构可以让第一金属板1的刚度得到加强。其中,当第一金属板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两两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通过外侧壁并排钎焊连接,这些第一金属板1的外底部均钎焊连接于第二金属板2的同一面,且第一金属板1的外底部要钎焊连接布满与第二金属板2钎焊连接的那一面。同时为了保证钎焊连接的质量,两两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0.2mm。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金属板,第四金属板为U型结构;第一金属板1和第四金属板的数量总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四金属板的外侧壁与第一金属板1的外侧壁交叉排列钎焊连接;第四金属板的外底部与第一金属板1的外底部均钎焊连接于第二金属板2的同一面。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金属板的外侧壁与第一金属板1的外侧壁交叉排列钎焊连接,是指在第四金属板和第一金属板1均为U型结构的前提下,相邻的两个金属板排布分别呈现为,第一金属板1的一外侧钎焊连接的是第四金属板的一外侧,第四金属板的另一外侧钎焊连接的是另一个第一金属板1的一外侧,以此交叉的方式排列钎焊连接下去;同时为了保证钎焊连接的质量,相邻的第四金属板与第一金属板1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0.2mm。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为U型结构,且第一金属板1为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的金属板时,此时复合钎料位于第一金属板1的U型结构的外侧壁和外底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不是U型结构,但第一金属板1为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的金属板时,第一金属板1设有复合钎料的一面与第二金属板2的一面钎焊连接。同时,第三金属板3也可以设为是一侧面复合有复合钎料4的金属板5,且第二金属板2远离第一金属板1的一面与第三金属板3设有复合钎料4的一面钎焊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第三金属板3和第四金属板上均设有孔洞,这主要是通过过孔螺栓和孔洞的适配连接,将反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钎焊工艺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同一面钎焊连接;
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侧壁之间插设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钎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面钎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板通过外侧壁并排钎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反射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为U型结构;
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四金属板的数量总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第四金属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侧壁交叉排列钎焊连接;
所述第四金属板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外底部均钎焊连接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同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振星彭典明黄虹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