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9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外壳(100)、面罩(200)、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所述外壳(100)与所述面罩(200)相连,两者形成安装腔(500),所述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0)内,所述外壳(100)包括筒状部(110)以及连接于筒状部(110)一端的面环(120),所述面罩(200)为透光件,所述面罩(200)包括相连接的中部(210)和边沿部(220),所述中部(210)向所述光源模组(300)所在一侧凹陷,所述边沿部(220)环绕所述中部(210),且所述边沿部(220)与所述面环(120)相对。该照明灯具不容易出现眩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的筒灯等照明灯具在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分量,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照明需求,需要对照明灯具的结构不断地进行改进。以筒灯为例,由于筒灯发出的光的照明范围比较集中,且亮度通常较大,因此用户使用筒灯时,容易出现眩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灯具,至少能够解决照明灯具容易出现眩光现象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外壳、面罩、光源模组和驱动器,所述外壳与所述面罩相连,两者形成安装腔,所述光源模组和所述驱动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外壳包括筒状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一端的面环,所述面罩为透光件,所述面罩包括相连接的中部和边沿部,所述中部向所述光源模组所在一侧凹陷,所述边沿部环绕所述中部,且所述边沿部与所述面环相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中,由于面罩为透光件,因此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中部直接射出,也可以经中部传播至边沿部,再由边沿部射出,该中部和边沿部可以进一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得光线的照射范围更广,防止照明灯具出现眩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面罩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面罩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安装于安装基础后的示意图;其中,图6和图8中的箭头线表示光线传播方向。附图标记说明:100-外壳、110-筒状部、111-安装槽、112-底部、113-环形侧部、120-面环;200-面罩、210-中部、211-入光面、220-边沿部、221-第一面、222-第二面、223-外侧面、230-配光结构、240-安装凸部、250-限位部;300-光源模组、310-基板、320-光源;400-驱动器;500-安装腔;600-市电连接线;700-卡接件;800-弹性件;900-安装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照明灯具,可选地,该照明灯具可以为筒灯或者射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具体可以包括外壳100、面罩200、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外壳100可以作为照明灯具的基础构件,其可以作为安装照明灯具的其它零部件的基础。外壳100的一端可以封闭,另一端可以敞开,外壳100可与面罩200相连,从而使得面罩200可以封堵外壳100敞开的一端,此时外壳100和面罩200可以形成安装腔500,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均设置于该安装腔500内。驱动器400与光源模组300电连接,从而实现光源模组300的驱动,光源模组300可以发光,从而实现照明灯具的照明功能。此外,照明灯具还可以包括市电连接线600、卡接件700和弹性件800,市电连接线600的一端通过卡接件700与外壳100连接,该市电连接线600可以与光源模组300相连。弹性件800通常可以设置两个,该弹性件800可以采用扭簧结构,照明灯具通过弹性件800可以与安装基础900(例如房顶)相连。外壳100可以包括筒状部110以及连接于筒状部110一端的面环120,可选地,筒状部110可以包括底部112和环形侧部113,底部112设置于环形侧部113背离面环120的一端,从而使得筒状部110的一端封闭,底部112和环形侧部113可以分体设置,两者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上文所述的弹性件800可以与底部112相连;或者,弹性件800也可以与环形侧部113相连,具体地,弹性件800与环形侧部113靠近底部112的一端相连。面罩200为透光件,可选地,面罩200可以采用导光材料制成,面罩200包括相连接的中部210和边沿部220,中部210向光源模组300所在一侧凹陷,边沿部220环绕中部210,且边沿部220与面环120相对。参考图6,由于面罩200为透光件,因此光源模组300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中部210直接射出,或者可以经中部210传播至边沿部220,再由边沿部220射出。因此,中部210和边沿部220可以进一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得光线的照射范围更广,防止照明灯具出现眩光问题。边沿部220具有朝向面环120的第一面22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防止照明灯具出现眩光现象,该第一面221设有配光结构230。该配光结构230可以进一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得光线可以通过更大的照射范围射出。可选地,这里的配光结构230可以是沿靠近面环120的方向凸出的结构,也可以是沿远离面环120的方向凹陷的结构,为了使得照明灯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保证配光结构230的配光效果,可以使配光结构230具有凹面,该凹面沿远离面环120的方向凹陷。进一步可选地,配光结构230具有棱锥形凹面,例如可以是三棱锥形凹面、四棱锥形凹面等等;或者,配光结构230具有棱柱形凹面,例如三棱柱形凹面、四棱柱形凹面等等;或者,配光结构230具有棱台形凹面,例如三棱台形凹面、四棱台形凹面等等。配光结构230采用这些结构时更便于加工,因此可以降低照明灯具的成本。配光结构2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至少两个,为了改善配光效果,可选地,配光结构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配光结构230沿着环绕中部210的方向排布,从而在更多位置处实现配光。当配光结构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各配光结构230还可以沿着边沿部220的径向排布,从而在更多位置处实现配光。当然,可以同时在环绕中部210的方向以及边沿部220的径向排布至少两个配光结构230,此时,配光结构230呈辐射状设置,光线可以呈点阵状射出,从而进一步改善配光效果,使得光源模组300发出的光可以更均匀地分布。边沿部220还具有与前述第一面221相背的第二面222,该第二面222可以为平面,自边沿部220的内侧边缘向边沿部220的外侧边缘延伸的方向可以定义为第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面罩(200)、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所述外壳(100)与所述面罩(200)相连,两者形成安装腔(500),所述光源模组(300)和所述驱动器(40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0)内,/n所述外壳(100)包括筒状部(110)以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110)一端的面环(120),所述面罩(200)为透光件,所述面罩(200)包括相连接的中部(210)和边沿部(220),所述中部(210)向所述光源模组(300)所在一侧凹陷,所述边沿部(220)环绕所述中部(210),且所述边沿部(220)与所述面环(120)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面罩(200)、光源模组(300)和驱动器(400),所述外壳(100)与所述面罩(200)相连,两者形成安装腔(500),所述光源模组(300)和所述驱动器(40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0)内,
所述外壳(100)包括筒状部(110)以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110)一端的面环(120),所述面罩(200)为透光件,所述面罩(200)包括相连接的中部(210)和边沿部(220),所述中部(210)向所述光源模组(300)所在一侧凹陷,所述边沿部(220)环绕所述中部(210),且所述边沿部(220)与所述面环(120)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部(220)具有朝向所述面环(120)的第一面(221),所述第一面(221)设有配光结构(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结构(230)具有棱锥形凹面或棱柱形凹面或棱台形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结构(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配光结构(230)沿着环绕所述中部(210)的方向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结构(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配光结构(230)沿着所述边沿部(220)的径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部(220)具有与所述第一面(221)相背的第二面(222),自所述边沿部(220)的内侧边缘向所述边沿部(220)的外侧边缘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各所述配光结构(230)的最大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和/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各所述配光结构(230)的高度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面(222),所述高度为垂直于所述第二面(222)的方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边沿部(220)的内侧边缘向所述边沿部(220)的外侧边缘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边沿部(220)的厚度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银飞卜晨曦肖一胜王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