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的后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区涂覆和压力传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非道路移动机械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小型通用机械、铁路机车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生产领域。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柴油动力污染物排放严重,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燃煤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非道路移动源排放逐渐凸显,2019年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颗粒物就达到24万吨,针对非道路机械的颗粒物治理迫在眉睫,必须借助尾气后处理技术使其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颗粒后处理技术一般参照柴油车的尾气后处理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目前柴油车最为常用的颗粒后处理技术方案为氧化催化转化器DOC耦合催化性颗粒捕集器CDPF而成的催化性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该技术方案成熟可靠,在柴油车领域应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类型众多、排气温度相对较低,运行工况复杂多变、车型老旧、搭载的柴油动力的原排较差,目前尚无成熟统一的颗粒后处理系统方案。 >中国专利CN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2)、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和集成封装壳体(9),所述燃烧器(2)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设于集成封装壳体(9)内,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的后端延伸出集成封装壳体(9)外,所述燃烧器(2)的一端与非道路移动机械(1)的发动机尾气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连接,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上设有前置涂覆区(4)和后置涂覆区(5),所述前置涂覆区(4)上设有高负载量的贵金属催化剂,所述后置涂覆区(5)涂覆有减量化的贵金属催化剂,通过前置涂覆区(4)和后置涂覆区(5)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2)、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和集成封装壳体(9),所述燃烧器(2)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设于集成封装壳体(9)内,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的后端延伸出集成封装壳体(9)外,所述燃烧器(2)的一端与非道路移动机械(1)的发动机尾气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连接,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上设有前置涂覆区(4)和后置涂覆区(5),所述前置涂覆区(4)上设有高负载量的贵金属催化剂,所述后置涂覆区(5)涂覆有减量化的贵金属催化剂,通过前置涂覆区(4)和后置涂覆区(5)进行颗粒物的被动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的前后端设有压力传感器(8),当前后端的压力传感器(8)采集的前后压差超过设置阈值时,触发燃烧器(2)工作,对催化型颗粒捕集器(10)进行颗粒物的主动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前端的压力传感器(8)设于连接管(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华,楼狄明,谭丕强,胡志远,房亮,唐远贽,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