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纤维光缆的单一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3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含端接光缆光纤组合件的一套管或插塞,该插塞的一端被纳入套壳空腔。二分叉部件的分叉延伸超过套管的自由端。套壳的一端由筒状部件的一自由端支撑,绕套壳设置的压缩弹簧使套管向外偏置。筒状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到一衬套和锥形插头结构上。此组合件被纳入一套筒,该套筒有邻近力转移结构的小直径螺纹端和围绕套壳和二分叉部件的大直径外螺纹端。有内螺纹端的联接螺帽绕套筒设置,并适于接纳另一单一型单纤维连接器的自由端,联接螺帽的内螺纹自由端与另一连接器的套筒的外螺纹大直径端相啮合,以便将两个连接器固定在一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单纤维光缆的单一型连接器。为保证现在制造的低损耗光纤在系统中不降低其效能,光纤通过可成对配合的连接器来连接,这些连接器能保持光纤的低损耗。采用单一型连接器是所希望的,其中,每根光纤可由一个此类连接器端接,并且不需要任何中介装置如耦合器,就可连接到另一个此类连接器上。光纤连接器的另一个所希望具有的特性是,消除加在两连接器之间的光连接处的力。在至少一种现有的由插塞端接的光纤维缆中,包含至少一根光纤的芯体由一个护套、非金属纤维质增强构件和一个外护套所封装,所述增强构件可以是例如聚合物纱线。因而防止拉伸力传向插塞端接处的光纤是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可得到的是一种单一型二元双锥形光纤连接器,它能有效地端接包括两根光纤和一个非金属纤维质增强系统的纤维光缆。在该连接器中设有一个具有纵轴的壳体和力转移装置,该装置邻近壳体的光缆引入端设置,并且光纤穿过它延伸。力转移装置能有效地紧固光缆的非金属增强系统,以将力从光缆转移至壳体上。另外,力转移装置包括两个相一致的基本光滑的圆锥形表面,这两个表面彼此间以其间的增强构件系统的各部分来保持配合关系。各表面在从壳体的光缆引入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是发散的,以使在各表面上对置的线之间的夹角不超出预定值,所述线位于通过各表面的回转轴的平面上。在现有的单一型二元双锥形连接器中,端接光纤的锥形插塞邻近壳体的另一端,与一根光纤相连的一个插塞位于一准直套筒中,该套筒的另一端适于接纳端接另一个此类连接器的一根光纤的插塞,从而使之与这个连接器组合起来。固定装置位于壳体的另一端的入口处,以保持套筒于壳体中并导引另一连接器的套筒,使这个连接器的另一插塞纳入另一连接器的套筒的一端中。参见美国专利4,863,235。上述的单一型连接器非常适于包括两根光纤且由双锥形连接器插塞端接的光缆。然而,近来,人们对使用较小的套管式(ferrule)连接器如AT&T公司的ST 连接器很感兴趣。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只使用单纤维光缆。就这种光缆的许多应用而言,需要一种单一型单纤维连接器,其中,一根端接的纤维光缆可直接地连接到另一根此类的端接纤维光缆上,而不需要任何诸如联接套筒的中介偶联装置。表面上看,现有技术中没有单光纤用的单一型套管式连接器。最受欢迎的单一型单纤维连接器应是这样一种连接器,其中,非金属纤维质增强系统应如此维持,使得在光缆受力时不损害增强构件的完整性。最好是,增强构件与连接器的连接如此实现,当光缆承受拉力时,这种连接能使固定的端点得以加强。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可通过如下描述的单一型单纤维连接器得以克服一种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根光纤的端部适于穿过此壳体延伸;一个套管,它适于端接光纤的所述端部,并邻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支撑装置,它邻近所述壳体的所述的一端,用于支撑所述套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套管的一部分纵向延伸并超出该部分的对置部分;和一个套筒,在此套筒中接纳所述壳体、所述套管、所述力转移装置和所述支撑装置,所述套筒包括相互对置且纵向延伸的指形插片,每个插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纵向延伸部分之外,并各与相配套的一个纵向延伸部分对准,它还包括力转移装置,它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在其一端接纳纤维光缆,并将可能施加于所述光缆的力转移到所述连接器的各部分上,所述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的单一型光纤连接器从连接处移位;固定装置,它在邻近所述套管处与所述套筒配合,用于使另一个相同的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同轴并置连接状态,另一连接器的各个纵向延伸部分及相配套的插片将被接纳于所述连接器的相邻纵向延伸部分和相配套的插片之间,并且,另一连接器的套管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器的套管呈光学连接配合。附图说明图1是两根纤维光缆的透视图,这两根光缆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单一型连接器端接,并且两个连接器以并置方式互连;图2是图1的两个单光纤连接器之一的透视图,其各部分是剖开的;图3是用于单纤维光缆的单一型套管式连接器的部分剖开的正视图,该连接器在其右侧与另一此类连接器相连;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力转移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置于一套筒中一个筒状部件的分解图;图6是一准直部件的纵向延伸部分的详细示图;图7是套筒的透视图,筒状部件置于该套筒中;和图8是一个部分剖开的正视图,它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单一型单纤维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以及用于将这两个连接器固定于一起的装置。参照图1-3,这里示出了一个总体以数字20标示的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端接纤维光缆24的一根光纤22。每根光纤22可包括一个由塑料制成的缓冲包层。光纤22由一增强构件系统28(见图2)围绕,系统28可由一种聚合物纱线材料组成,并且最好由例如KEVLAR 纱线组成。一个可由塑料制成的护套29封装该纱线。此连接器20可被称为第一连接器,它适于使光纤在其中端接,从而使之与端接于第二连接器中的一光纤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是完全相同的。光缆24穿过一个应变消除部分30延伸,应变消除部分30设置在该连接器的光缆引入端34,并包括一个略呈圆锥形的弯曲限制器31。另外,光缆24还穿过一个光缆密封部件33延伸,密封部件33可由例如聚氯丁橡胶制成,并通过一个光缆密封楔筒35与光缆24保持紧密配合。弯曲限制器31包括一个内部空腔36,空腔36内接纳有一个金属插件37。光缆24延伸穿过应变消除部分30并进入该连接器20的主要部分40。一个端帽46的连接部分44设置于光缆密封楔筒35和应变消除部分的金属插件之间。该端帽的连接部分44设有外螺纹,并被旋拧至插件37的具有内螺纹的杯形部分48上。当插件37旋拧至端帽46上时,该插件的内台肩与楔筒35啮合,并推动楔筒向右移动,如图3所示,楔筒35挤压密封部件33,从而使之与插件的内台肩相配合形成密封。如图3中所看到的,端帽46的右侧部分设有内螺纹,这样端帽就可旋拧至圆筒形的连接器套筒50的一端部49。一个O形圈51置于端帽46和套筒50的端部49之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此连接器套筒50由金属材料如铝制成。此连接器套筒50适于容纳用于端接一根光纤的装置以及增强构件固位系统或装置52,装置52能有效地防止作用于光缆上的拉力转移至光纤及其与连接器20的一个插塞部分的端接处。参照图2、3和4,可以看出,装置52包括一个衬套56,该衬套56具有两个对置的径向延伸的凸台58-58和一个筒体59。穿过该衬套56形成一通道61,通道61呈锥形,且其小直径部分朝向弯曲限制器31。光缆24在此衬套中延伸一小段距离,此后光缆的护套29被除去,从而暴露出增强构件纱线和光纤。光纤22延伸穿过一楔筒65的内腔63,该楔筒65被置于衬套56的通道61中。最好是,从剖面图上所呈现的锥形通道61的内表面上的两条对置的线之间有一夹角α(图4),所述剖面是通过一个穿过通常与套筒50的纵轴67(图2)相重合的该内表面的回转轴的平面所截取的,该夹角α不应超过一预定值。业已发现,α角不应超过约6°,并且最好是大约3°。增强构件纱线被置于衬套的锥形内表面61和相配合的楔筒的锥形外表面之间。结果,增强构件系统28的各部分被夹持在这些表面之间,施加于光缆24的任何拉力都会通过增强构件系统转移到套筒50上。楔筒65与衬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根光纤的端部适于穿过此壳体延伸;一个套管,它适于端接光纤的所述端部,并邻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支撑装置,它邻近所述壳体的所述的一端,用于支撑所述套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套管的一部分纵向延伸并超出该部分的对置部分;和一个套筒,在此套筒中接纳所述壳体、所述套管、所述力转移装置和所述支撑装置,所述套筒包括对相互置且纵向延伸的指形插片,每个插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纵向延伸部分之外,并各与相配套的一个纵向延伸部分对准,所述连接器的物征在于:力转移装置,它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在其一端接纳纤维光缆,并将可能施加于所述光缆的力转移到所述连接器的各部分上,所述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的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从连接处移位;固定装置,它在邻近所述套管处与所述套筒配合,用于使用一个相同的单一型单光纤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同轴并置连接状态,另一连接器的各个纵向延伸部分及相配套的插片将被接纳于所述连接器的相邻纵向延伸部分和相配套的插片之间,并且,另一连接器的套管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器的套管呈光学连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V达登DR弗雷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