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10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铁矿链篦机‑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技术与3D打印成型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混合料配方的优化,提升了3D打印直接还原技术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推广性。同时利用3D打印成型技术的精确性、同步性与统一性,获得稳定优质的具备相同蜂窝状孔隙结构的生球球团矿。将生球球团矿置于高温炉中经干燥、预热、还原焙烧、冷却、磁选富集等处理后,获得合格的直接还原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制备直接还原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属于还原法冶金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提升,非高炉炼铁工艺已成为钢铁冶金技术研发的热点。其中,直接还原工艺凭借其流程短、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钢铁工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方向之一。相较于传统的高炉-转炉冶炼流程,发展直接还原技术既可以摆脱焦煤资源的束缚,有效改善钢铁生产的能源结构,同时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环境友好发展的角度出发,直接还原工艺也是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直接还原铁(DRI)生产发展迅速,产量稳步上升,由1970年的79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3709万吨、2019年的9980万吨。印度和伊朗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直接还原铁生产国,2019年分别生产3685万吨和2773万吨。目前,世界直接还原铁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国家有13个。以气基竖炉法为主,主要集中在伊朗、俄罗斯、墨西哥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DRI年产量从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混合制料:将铁精粉、纤维、二氧化钛、金属添加剂、粘结剂和煤粉充分混合均匀后获得3D打印混合料;/n2)造球成型:将步骤1)获得的3D打印混合料置于3D打印设备中制备获得生球;/n3)干燥:将步骤2)获得的生球进行干燥处理;/n4)热处理:将步骤3)干燥完全后的球团矿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再进行焙烧处理,最后冷却获得焙烧矿;/n5)磁选:将步骤4)获得的焙烧矿经破碎研磨后进行磁选处理获得直接还原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铁矿直接还原冶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制料:将铁精粉、纤维、二氧化钛、金属添加剂、粘结剂和煤粉充分混合均匀后获得3D打印混合料;
2)造球成型:将步骤1)获得的3D打印混合料置于3D打印设备中制备获得生球;
3)干燥:将步骤2)获得的生球进行干燥处理;
4)热处理:将步骤3)干燥完全后的球团矿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再进行焙烧处理,最后冷却获得焙烧矿;
5)磁选:将步骤4)获得的焙烧矿经破碎研磨后进行磁选处理获得直接还原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铁精粉选自赤铁矿、磁铁矿、镜铁矿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赤铁矿和/或磁铁矿;
作为优选,所述铁精粉的全铁品位TFe≥65%,优选TFe≥67%,更优选TFe≥69%;作为优选,所述铁精粉的粒径为0-0.5mm,优选为0.01-0.3mm,更优选为0.05-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聚乙烯纤维和/或聚氨酯纤维;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纤维为高弹模聚乙烯纤维;所述聚氨酯纤维为聚醚型和/或聚酯型弹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为纳米级二氧化钛;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小于500nm,优选为小于400nm,更优选为小于300nm;和/或
所述金属添加剂为微米级金属添加剂,所述金属添加剂的粒径为小于80μm,优选为小于60μm,更优选为小于40μm;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添加剂选自微米级五氧化二钒、微米级三氧化钨、微米级三氧化钼、微米级二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选自膨润土、水玻璃、消石灰、腐植酸钠、有机复合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的粒径为0-0.3mm,优选为0.01-0.2mm,更优选为0.03-0.1mm;和/或
所述煤粉选自烟煤、褐煤、无烟煤、焦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煤粉的粒径为0-0.3mm,优选为0.01-0.2mm,更优选为0.03-0.1mm。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纤维的长度为0.1-100mm,优选为0.5-80mm,更优选为1-50mm;聚乙烯纤维的弹性模量为50-200N/tex,优选为80-1800N/tex,更优选为100-150N/tex;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魏进超廖继勇戴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