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0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配料混合后通过烧结、降温固结、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送至高炉进行精炼;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进行混合和造球;将S3中产生的物料通过利用烧结设备进行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低铁水中Si的含量,有利于高炉燃料消耗下降,冶炼整体成本降低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烧结矿品位,达到降低焦比,提高产量及利用系数的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工艺
,具体为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世界性的原燃料供应紧张,价位攀升,成份波动大,给高炉炼铁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入炉品位下降和成分不稳定,加大了高炉操作技术的难度,呈现出炼铁燃料比在上升的态势。2008年上半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炼铁燃料比为532Kg/t,比上年同期上升3Kg/t。燃料比较好的企业有:首钢506Kg/t,宝钢481Kg/t,太钢475Kg/t,武钢494Kg/t,鞍钢493Kg/t,马钢487Kg/t,冶钢506Kg/t,天铁509Kg/t。国际领先水平的炼铁燃料比为440~460Kg/t。2006年全世界高炉炼铁平均燃料比为543Kg/t,德国为496Kg/t,中国台湾为488Kg/t,欧盟15国为494Kg/t,南美为496Kg/t,日本为498Kg/t,韩国为503Kg/t,北美为510Kg/t。燃料比=焦比+喷煤比+小块焦比。喷煤比是不考虑置换比。这样比较科学,企业之间有可比性。我国有些企业的小块焦比不做统计。韩国燃料比之中的喷煤比最高,在160Kg/t以上,日本、南美、欧盟、中国台湾及德国的喷煤比也是比较高的,在130Kg/t以上。烧结使用的含镁熔剂主要有白云石粉、菱镁石粉、高镁粉等种类,近年来长期使用高镁粉作为含镁熔剂,由于高镁粉价格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选用菱镁石作为含镁熔剂,但由于菱镁石镁含量较低等原因、对烧结矿产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菱镁石在烧结过程中需消耗较多的热量才能分解成MgO和CO2,而MgO属高熔点矿物,随其含量增加,烧结液相的形成温度也会升高,当热量不足或温度无法提升的情况下,烧结液相黏度就会增大,流动性降低,从而影响烧结成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采用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低铁水中Si的含量,有利于高炉燃料消耗下降,冶炼整体成本降低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烧结矿品位,达到降低焦比,提高产量及利用系数的目的优点,解决了烧结使用的含镁熔剂主要有白云石粉、菱镁石粉、高镁粉等种类,近年来长期使用高镁粉作为含镁熔剂,由于高镁粉价格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选用菱镁石作为含镁熔剂,但由于菱镁石镁含量较低等原因、对烧结矿产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烧结矿化学成分MgO偏低,导致高炉渣流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S2、配料混合后通过烧结、降温固结、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送至高炉进行精炼;S3、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进行混合和造球;S4、将S3中产生的物料通过利用烧结设备进行烧结。优选的,S1中含铁原料为褐铁矿、菱铁矿、磁铁矿或赤铁矿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S1中熔剂为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优选的,S1中燃料为碎焦或无烟煤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中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比例为20:1。优选的,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加入前进行500℃烘焙,加入烧结机时保持在200℃以上。优选的,S4中烧结温度为1200-1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耐火性能好、可提炼金属镁及镁化合物的菱镁石粉与高镁粉20:1的混合物,加入菱镁石粉与高镁粉混合物能够有效降低铁水中Si的含量,MgO+SiO2=MgSiO3,高炉炉渣MgO含量增加,有利于高炉燃料消耗下降,冶炼整体成本降低,同时能有效的提高烧结矿品位,达到降低焦比,提高产量及利用系数的目的,从而提高炉渣的流动性,使炉渣碱度降低、铁水温度升高,保证了烧结过程中的转鼓指数、烧结利用系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含铁原料为褐铁矿,熔剂为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燃料为碎焦,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中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比例为20:1,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加入前进行500℃烘焙,加入烧结机时保持在200℃以上,采用耐火性能好、可提炼金属镁及镁化合物的菱镁石粉与高镁粉20:1的混合物,加入菱镁石粉与高镁粉混合物能够有效降低铁水中Si的含量,MgO+SiO2=MgSiO3,高炉炉渣MgO含量增加,有利于高炉燃料消耗下降,冶炼整体成本降低,同时能有效的提高烧结矿品位,达到降低焦比,提高产量及利用系数的目的,从而提高炉渣的流动性,使炉渣碱度降低、铁水温度升高,保证了烧结过程中的转鼓指数、烧结利用系数;S2、配料混合后通过烧结、降温固结、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送至高炉进行精炼;S3、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进行混合和造球;S4、将S3中产生的物料通过利用烧结设备进行烧结,S4中烧结温度为1200-1400℃。实施例2: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含铁原料为菱铁矿,熔剂为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燃料为碎焦,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中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比例为20:1,菱镁石粉与高镁粉的混合物加入前进行500℃烘焙,加入烧结机时保持在200℃以上,采用耐火性能好、可提炼金属镁及镁化合物的菱镁石粉与高镁粉20:1的混合物,加入菱镁石粉与高镁粉混合物能够有效降低铁水中Si的含量,MgO+SiO2=MgSi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nS2、配料混合后通过烧结、降温固结、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送至高炉进行精炼;/nS3、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进行混合和造球;/nS4、将S3中产生的物料通过利用烧结设备进行烧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炼铁的要求,将细粒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进行配料混合;
S2、配料混合后通过烧结、降温固结、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送至高炉进行精炼;
S3、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进行混合和造球;
S4、将S3中产生的物料通过利用烧结设备进行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含铁原料为褐铁矿、菱铁矿、磁铁矿或赤铁矿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配加菱镁石粉代替高镁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普蔡晓飞马勤友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澳森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