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8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漂浮物承载装置和驾驶舱、动力机构、漂浮物打捞机构、漂浮物下料机构;动力机构具有三个同步输出端,分别为同步输出端a、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漂浮物打捞机构包括打捞撑架、驱动辊、从动辊以及传送带;漂浮物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撑架、下料辊a、下料辊b;在同步输出端a的旋转驱动下,传动带能够围绕驱动辊、从动辊传动,并能够通过第一突杆打捞漂浮物;在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驱动下,下料辊a、下料辊b能够辊碾拉扯传送带所传送来的漂浮物。本装置对漂浮物的打捞率极高,且使用方便,能够极大地减少人工打捞漂浮物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捞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在湖泊水体中,水中漂浮物常包括落叶、浮萍等。其中,浮萍是浮生于湖面并常在湖面形成密布水面的飘浮群落,通常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大面积浮萍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仅遮挡住阳光使水体浑浊,还使大量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有害细菌增多、氧气减少,鱼虾不能生存,严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因此对浮萍及其他湖泊中漂浮物的打捞尤为重要,但现有的漂浮物打捞装置打捞率低,在打捞过程中容易造成漂浮物漏出,增加打捞次数,劳动强度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漂浮物承载装置(2)和驾驶舱(3),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动力机构、漂浮物打捞机构、设置在漂浮物打捞机构出料口与漂浮物承载舱进料口之间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其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具有三个同步输出端,分别为同步输出端a、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所述的漂浮物打捞机构,包括打捞撑架、驱动辊、从动辊以及传送带;打捞撑架倾斜地固定在船体上;驱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一端,并位于船体上方;从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另一端,并悬吊在船体外;传送带包覆在驱动辊、从动辊外围,并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突杆;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与驱动辊外侧的传送带所在位置正对;驱动辊与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a连接;所述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撑架、下料辊a、下料辊b;下料辊a、下料辊b均通过下料撑架支撑并相互平行设置,且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存在能够辊碾输出漂浮物至漂浮物承载舱的间隙,同时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所存在的间隙位于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下方并正对设置;下料辊a与同步输出端b连接,下料辊b与同步输出端c连接,且同步输出端b的旋转输出方向与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输出方向相反;在同步输出端a的旋转驱动下,传动带能够围绕驱动辊、从动辊传动,并能够通过第一突杆打捞漂浮物;在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驱动下,下料辊a、下料辊b能够辊碾拉扯传送带所传送来的漂浮物。优选地,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以及齿轮传动机构;其中:柴油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的动力入端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具有两个连接端点,其中一个连接端点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a,与驱动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端点则通过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其中一个动力输出端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b,与下料辊a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另外一个动力输出端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c,与下料辊b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包覆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外围的第一皮带;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以及包覆在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外围的第二皮带;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柴油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以及驱动辊同轴安装;第四皮带轮、主动齿轮以及下料辊a同轴安装;从动齿轮与下料辊b同轴安装。优选地,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三皮带轮以及驱动辊之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均定位设置在下料撑架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打捞撑架在紧靠着漂浮物打捞机构出料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漂浮物阻挡机构;所述第一突杆呈排状均匀分布在传送带的表面;所述的漂浮物阻挡机构,包括横杆以及沿着横杆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一排第二突杆;横杆设置在传送带下传送面的下方并与下传送面传送起始位置对应,且横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传送带的横向平行,同时横杆上的各第二突杆能够与传送带上对应位置处的第一突杆交错布置。优选地,所述的打捞撑架包括第一固定架以及板条;所述的第一固定架固定在船体(1)的上端前方,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的两根倾斜于船体设置的板条;所述板条(5)设置有两根且呈倾斜状态;驱动辊、从动辊均夹持定位在两根板条之间,且驱动辊位于从动辊的上方;所述的驱动辊、从动辊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转轴以及套接在第一转轴外围的滚筒(7);所述驱动辊的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出板条(5)设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均安装在驱动辊的第一转轴的延伸轴体上。优选地,所述下料撑架设置于所述打捞撑架的后方,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10)分别位于漂浮物承载舱(2)上端的两侧;下料辊a、下料辊b均夹持定位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10)之间;且下料辊a、下料辊b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二转轴(11)以及套接在第二转轴外围的转筒(7);下料辊a、下料辊b的第二转轴(12)均延伸出第二固定架(10)设置;主动齿轮安装在下料辊a的第二转轴(12)的延伸端,从动齿轮安装在下料辊b的第二转轴(12)的延伸端。优选地,两个所述板条(5)的下段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可漂浮圆筒(27)。优选地,所述船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架(28),两个所述放置架(28)上放置有拉耙(29)。优选地,两个所述转筒(12)的外表面均为粗糙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对漂浮物的打捞率极高,且使用方便,能够极大地减少工作人员打捞漂浮物的工作量。2,将船体开至有漂浮物处,通过操纵杆启动柴油机转动,柴油机的转动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一转轴逆时针旋转、前方的第二转轴逆时针旋转、后方的第二转轴顺时针旋转,第一转轴逆时针旋转带动滚筒逆时针旋转,滚筒上的传送带则逆时针转动,传送带上的突杆可使落叶等漂浮物附着或钩住浮萍的根茎连浮萍一起被带动至传送带的上端,经过传送带的上端后会有一部分落入两个转筒之间,前方的第二转轴带动前方的转筒逆时针转动,后方的第二转轴带动后方的转筒顺时针转动,落入两个转筒之间的落叶、浮萍及其根茎被带动落入至漂浮物承载舱上,传送带上与其牵连的浮萍及其根茎则也会被拉扯带动落入至漂浮物承载舱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中:船体1、漂浮物承载舱2、驾驶舱3、第一固定架4、板条5、第一转轴6、滚筒7、传送带8、第一突杆9、第二固定架10、第二转轴11、转筒12、柴油机13、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第一皮带16、第三皮带轮17、第四皮带轮18、第二皮带19、主动齿轮20、随动齿轮21、操纵杆22、斜杆23、横杆24、第二突杆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漂浮物承载装置(2)和驾驶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动力机构、漂浮物打捞机构、设置在漂浮物打捞机构出料口与漂浮物承载舱进料口之间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其中:/n所述的动力机构,具有三个同步输出端,分别为同步输出端a、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n所述的漂浮物打捞机构,包括打捞撑架、驱动辊、从动辊以及传送带;打捞撑架倾斜地固定在船体上;驱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一端,并位于船体上方;从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另一端,并悬吊在船体外;传送带包覆在驱动辊、从动辊外围,并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突杆;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与驱动辊外侧的传送带所在位置正对;驱动辊与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a连接;/n所述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撑架、下料辊a、下料辊b;下料辊a、下料辊b均通过下料撑架支撑并相互平行设置,且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存在能够辊碾输出漂浮物至漂浮物承载舱的间隙,同时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所存在的间隙位于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下方并正对设置;下料辊a与同步输出端b连接,下料辊b与同步输出端c连接,且同步输出端b的旋转输出方向与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输出方向相反;/n在同步输出端a的旋转驱动下,传动带能够围绕驱动辊、从动辊传动,并能够通过第一突杆打捞漂浮物;/n在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驱动下,下料辊a、下料辊b能够辊碾拉扯传送带所传送来的漂浮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漂浮物承载装置(2)和驾驶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动力机构、漂浮物打捞机构、设置在漂浮物打捞机构出料口与漂浮物承载舱进料口之间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其中:
所述的动力机构,具有三个同步输出端,分别为同步输出端a、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
所述的漂浮物打捞机构,包括打捞撑架、驱动辊、从动辊以及传送带;打捞撑架倾斜地固定在船体上;驱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一端,并位于船体上方;从动辊定位支撑在打捞撑架的另一端,并悬吊在船体外;传送带包覆在驱动辊、从动辊外围,并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突杆;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与驱动辊外侧的传送带所在位置正对;驱动辊与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a连接;
所述的漂浮物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撑架、下料辊a、下料辊b;下料辊a、下料辊b均通过下料撑架支撑并相互平行设置,且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存在能够辊碾输出漂浮物至漂浮物承载舱的间隙,同时下料辊a与下料辊b之间所存在的间隙位于漂浮物打捞机构的出料口下方并正对设置;下料辊a与同步输出端b连接,下料辊b与同步输出端c连接,且同步输出端b的旋转输出方向与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输出方向相反;
在同步输出端a的旋转驱动下,传动带能够围绕驱动辊、从动辊传动,并能够通过第一突杆打捞漂浮物;
在同步输出端b、同步输出端c的旋转驱动下,下料辊a、下料辊b能够辊碾拉扯传送带所传送来的漂浮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以及齿轮传动机构;其中:
柴油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的动力入端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具有两个连接端点,其中一个连接端点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a,与驱动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端点则通过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其中一个动力输出端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b,与下料辊a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另外一个动力输出端为动力机构的同步输出端c,与下料辊b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水环境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包覆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外围的第一皮带;
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以及包覆在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外围的第二皮带;
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
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柴油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予新王华曾一川夏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