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80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包括进料单元和位于打印室内部的主喷管、水平位移机构、升降机构、光照单元和冷台,所述进料单元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的末端设有喷嘴,所述水平位移机构驱动所述主喷管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冷台上下移动;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原料仓、注射泵、进料管和内喷头,所述内喷头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包括混合段和取向段,所述混合段内部设有蛇形管腔,所述取向段内部平直光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多喷头进行材料多组分混合打印,还可直接冷冻成三维结构,相比传统3D打印,更高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3D打印三维结构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其中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借助计算机通过3D软件建立模型,将物体切片文件传输到3D打印机,识别片层截面并完成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现有的3D打印技术利用激光熔覆,熔融挤出等加热的方式使得材料熔化融合形成三维结构,但高温过程容易使材料氧化或挥发,造成材料成分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光聚合的方法使原料原位聚合,这个过程需要特殊的光敏性材料。高温过程或者光化学反应限制了某些材料,尤其是生物原料的使用,且难以获得具有精细多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可通过多喷头进行材料多组分混合打印,还可直接冷冻成三维结构,相比传统3D打印,更高效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和位于打印室内部的主喷管、水平位移机构、升降机构、光照单元和冷台,所述进料单元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的末端设有喷嘴,所述水平位移机构驱动所述主喷管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冷台上下移动;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原料仓、注射泵、进料管和内喷头,所述内喷头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包括混合段和取向段,所述混合段内部设有蛇形管腔,所述取向段内部平直光滑。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控温模块、微处理器和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所述控温模块通过网络接口通信模块设置喷嘴的温度、打印室内部环境温度和冷台温度,所述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进料模块、位移控制模块、光照模块以及冷台进行通信;所述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与电脑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合段的长度不少于5厘米;所述取向段的长度不少于5厘米。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料单元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每个进料单元由一个原料仓、一个进料管、一个注射泵和一个内喷头连接而成;多个进料单元的内喷头汇聚到主喷管,主喷管末端连接喷嘴;每个注射泵推进速度单独控制;多个进料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控制。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嘴内设有控温元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通液氮的管道,通液氮的管道与液氮储存容器相连,液氮流速通过流量阀控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感温元件,所述流量阀、加热元件和感温元件与控温模块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台外接样品篮,材质为金属;所述冷台通过互锁装置与样品篮紧密接触;所述互锁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台上的定位件,所述样品篮下方设有可滑动插入定位件的到位件,定位件与到位件完全接触即形成互锁。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照单元采用LED平行光源,LED平行光源位于喷嘴四周;所述光照单元前端设有线性或圆形光栅。上述方案中,所述打印室设有防紫外线窗户和温控单元。上述方案中,所述打印室内的冷台与液氮管道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打印三维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打印原料分别加入不同原料仓,将样品篮装上冷台;检查XYZ位移系统并归零,打印室内通入氮气来干燥腔体;步骤二:通过控温模块分别设置喷嘴、冷台和打印室的温度,并进行预热预冷;步骤三:通过电脑输入打印参数,打印参数包括切片文件、不同注射泵各自推进速度、光照强度和光栅、扫描路径和扫描速度,打开光照模块,在样品篮中开始打印样品;步骤四:打印结束后,关闭光照单元,取下样品篮并将其和样品一同放入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获得最终样品;步骤五:关闭冷台冷冻,将冷台加热至室温,关闭通入气体,位移控制单元复位,关闭打印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各进料单元的物料通过内喷头汇聚到主喷管,主喷管末端连接喷嘴,主喷管的长度不少于5厘米,并且内部设有蛇形管,各物料通过主喷管形成充分混合,由于管子的足够长,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分子链自发沿力场方向有序排列,因此可通过主喷管形成固体材料的定向排列。在注射泵挤压的外力去除后,材料被打印到冷台上,即被立刻降温到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以下,将大分子链冻结,存在打印取向亚结构的功能。2、本专利技术装置将样品打印于与冷台通过互锁装置相连的样品篮中,可以直接与样品篮一起进行冷冻干燥,避免冷冻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直接接触样品引起的脆断和破坏;处理样品更为方便、快捷。互锁装置通过冷台上的定位件和样品篮下方的到位件配合形成互锁,操作方便。3、本专利技术冷台可以在氮气气氛中通过加热回复到室温状态,避免冷台表面的冷凝,避免仪器的锈蚀或发霉;起到保护设备,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主喷头的四周具有圆形光栅,光照单元是紫外光源,采用亮度可调的LED平行光源,通过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对其控制亮度和开关,紫外光源不仅有杀菌作用,在针对某些特殊材料体系,例如在特殊配方的材料中加入光引发剂或光敏剂,经过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离子基,从而引发聚合、交联和接枝反应,使材料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可引起不同材料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5、主喷头内有控温元件,可对打印材料进行预制冷,避免主喷头喷出的打印材料温度过低,导致之前打印的结构发生局部融化,从而提高打印精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冻3D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互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冷冻3D打印试验装置,包括进料单元1、水平位移机构2、升降机构9、控温模块、光照单元3、冷台5、定位件502、到位件503、样品篮10、打印室4、微处理器6和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7和框架8。进料单元1、位移控制单元2、控温模块、光照单元3、冷台5、打印室4、微处理器6均受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7控制,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7对整个打印装置进行控制通信,从微处理器6获取切片数据对3D模型进行打印,可对位移控制单元2的三维移动平台位置以及喷嘴106的打印速度进行设置,由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7与整个控温模块进行通信,对喷嘴106、冷台5和打印室4的温度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进料单元1设有一个或多个。进料单元1包括安装在打印室4外侧的注射泵101、进料管102、原料仓104以及与水平位移机构2相接的主喷头103,内喷头105,喷嘴106。多个进料单元的内喷头105汇聚到主喷头103,主喷头103末端连接喷嘴106。当然进料单元1并非只局限于两个进样注射泵,可根据自身所需进行选择和改进。喷嘴106内设有预冷控温元件。冷台5安装在升降机构9上,冷台5上有定位件502外接样品篮10底的到位件503,定位件502与到位件503通过滑动插入形成互锁装置使得样品篮1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和位于打印室内部的主喷管、水平位移机构、升降机构、光照单元和冷台,所述进料单元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的末端设有喷嘴,所述水平位移机构驱动所述主喷管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冷台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原料仓、注射泵、进料管和内喷头,所述内喷头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包括混合段和取向段,所述混合段内部设有蛇形管腔,所述取向段内部平直光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3D打印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和位于打印室内部的主喷管、水平位移机构、升降机构、光照单元和冷台,所述进料单元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的末端设有喷嘴,所述水平位移机构驱动所述主喷管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冷台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原料仓、注射泵、进料管和内喷头,所述内喷头与主喷管连接,所述主喷管包括混合段和取向段,所述混合段内部设有蛇形管腔,所述取向段内部平直光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温模块、微处理器和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所述控温模块通过网络接口通信模块设置喷嘴的温度、打印室内部环境温度和冷台温度,所述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进料模块、位移控制模块、光照模块以及冷台进行通信;所述网络接口通信控制模块与电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段的长度不少于5厘米;所述取向段的长度不少于5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每个进料单元由一个原料仓、一个进料管、一个注射泵和一个内喷头连接而成;多个进料单元的内喷头汇聚到主喷管,主喷管末端连接喷嘴;每个注射泵推进速度单独控制;多个进料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设有控温元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通液氮的管道,通液氮的管道与液氮储存容器相连,液氮流速通过流量阀控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冷台内部设有感温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龙建谢宇陈雯慧杨柏松杨茜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