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铣管螺纹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70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包括外螺纹管体和内螺纹接箍,外螺纹管体的一部分伸入内螺纹接箍内,沿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向,外螺纹管体和内螺纹接箍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形成有第一台肩结构、第一凹槽、螺纹结构、第二凹槽和第二台肩结构,并且螺纹结构具有呈偏梯牙型的单级螺纹,单级螺纹为锥面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标准套铣管接头的抗扭性能较低、容易发生脱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铣管螺纹接头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钻探和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
技术介绍
由于标准套铣管接头螺纹牙承载面角度较大,导致接头在较高扭矩作业时容易发生脱扣;标准套铣管接头为双级柱面螺纹形式,导致生产加工检验效率较低以及现场螺纹接头对扣引扣性差,同时由于标准套铣管接头为柱面螺纹形式,公母螺纹牙齿顶与齿底之间不存在过盈,应变能扭矩基本为零,仅分担由齿侧接触摩擦造成的少量摩擦扭矩,接头的扭矩基本由台肩承担。由双级柱面螺纹接头的这一结构特点决定了此类接头的抗扭性能较低。在套铣使用中容易造成接头台肩屈服,继而母螺纹接头胀大,公螺纹接头收缩,从而造成接头脱扣发生掉井事故,给用户带来重大损失。中国专利CN209228315U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钻杆接头螺纹结构”的专利,该专利技术采用锥形螺纹加内外台肩设计方式,该专利技术具有高抗扭强度和高疲劳寿命。但是该技术公母螺纹齿型为API圆螺纹的改进型,齿顶齿底为圆弧结构,该螺纹牙齿型的螺纹接头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容易滑出脱扣,而且螺纹牙的检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准套铣管接头的抗扭性能较低、容易发生脱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包括外螺纹管体和内螺纹接箍,外螺纹管体的一部分伸入内螺纹接箍内,沿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向,外螺纹管体和内螺纹接箍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形成有第一台肩结构、第一凹槽、螺纹结构、第二凹槽和第二台肩结构,并且螺纹结构具有呈偏梯牙型的单级螺纹,单级螺纹为锥面螺纹。进一步地,第一台肩结构包括: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一外台肩面,第一外台肩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位于内螺纹接箍最外侧的第一内斜面,由第一台肩结构向第二台肩结构的方向,第一内斜面向远离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且第一内斜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1;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一内台肩面,第一内台肩面与第一内斜面连接,并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进一步地,夹角β1=15°~25°。进一步地,第一凹槽包括: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一圆弧R1,第一圆弧R1与第一台肩结构连接;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一外圆柱面,第一外圆柱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第一圆弧R1和螺纹结构连接;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三圆弧R3,第三圆弧R3与第一台肩结构连接;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一内圆柱面,第一内圆柱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第三圆弧R3远离第一台肩结构的一端连接;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二内斜面,第二内斜面与第一内圆柱面和螺纹结构连接,由第一台肩结构向第二台肩结构的方向,第二内斜面向靠近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并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形成夹角β2。进一步地,第一圆弧R1=0.6~1mm,第三圆弧R3=0.8~1mm,夹角β2=10°~20°。进一步地,螺纹结构包括:外螺纹管体上的外螺纹段;内螺纹接箍上的内螺纹段,外螺纹段与内螺纹段螺纹配合,且外螺纹段与内螺纹段的螺纹锥度为1:6~1:10,外齿高为1.58~1.98mm,内齿高为1.78~2.18mm,螺纹齿顶齿底平行螺纹母线,螺距为3~4牙每英寸。进一步地,第二凹槽包括: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一外斜面,第一外斜面与螺纹结构连接,由第一台肩结构向第二台肩结构的方向,第一外斜面向靠近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并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形成夹角α1;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二外圆柱面,第二外圆柱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第一外斜面远离螺纹结构的一端连接;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二圆弧R2,第二圆弧R2与第二外圆柱面远离第一外斜面的一端连接;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二内圆柱面,第二内圆柱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螺纹结构连接;内螺纹接箍上的第四圆弧R4,第四圆弧R4与第二内圆柱面远离螺纹结构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夹角α1=20°~40°,第二圆弧R2=0.8~1.0mm。进一步地,第二台肩结构包括:外螺纹管体上的第二外台肩面,第二外台肩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并与第二凹槽连接;外螺纹管体外侧的第二外斜面,第二外斜面与第二外台肩面连接,由第一台肩结构向第二台肩结构的方向,第二外斜面向远离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且第二外斜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2;内螺纹接箍上的第二内台肩面,第二内台肩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并与第二凹槽连接;内螺纹接箍外侧的第三内斜面,第三内斜面与第二内台肩面连接,由第一台肩结构向第二台肩结构的方向,第三内斜面向靠近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且第三内斜面与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3。进一步地,夹角α2=10°~15°,夹角β3=10°~20°。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接箍式设计代替原有的直连型设计,方便生产加工检验,并且方便接箍磷化或镀铜等表面处理;采用优化的偏梯牙型代替标准套铣管牙型避免套铣管螺纹接头在高扭矩作业时发生脱扣,采用单级螺纹形式代替双级螺纹形式、采用锥面螺纹形式代替柱面螺纹形式,提高了套铣管螺纹接头的抗扭矩性能,同时还具有生产效率高、现场使用方便、使用扭矩范围宽、抗过扭性能良好等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套铣管螺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套铣管螺纹接头的外螺纹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套铣管螺纹接头的内螺纹接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7示出了图5中D处的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外螺纹管体;2、第一外台肩面;3、第一外圆柱面;4、第一外斜面;5、第二外圆柱面;6、第二外台肩面;7、第二外斜面;8、内螺纹接箍;9、第一内斜面;10、第一内台肩面;11、第一内圆柱面;12、第二内斜面;13、第二内圆柱面;14、第二内台肩面;15、第三内斜面;100、第一台肩结构;200、第一凹槽;300、螺纹结构;400、第二凹槽;500、第二台肩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准套铣管接头的抗扭性能较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螺纹管体(1)和内螺纹接箍(8),所述外螺纹管体(1)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螺纹接箍(8)内,沿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向,所述外螺纹管体(1)和所述内螺纹接箍(8)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形成有第一台肩结构(100)、第一凹槽(200)、螺纹结构(300)、第二凹槽(400)和第二台肩结构(500),并且所述螺纹结构(300)具有呈偏梯牙型的单级螺纹,所述单级螺纹为锥面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螺纹管体(1)和内螺纹接箍(8),所述外螺纹管体(1)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螺纹接箍(8)内,沿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向,所述外螺纹管体(1)和所述内螺纹接箍(8)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形成有第一台肩结构(100)、第一凹槽(200)、螺纹结构(300)、第二凹槽(400)和第二台肩结构(500),并且所述螺纹结构(300)具有呈偏梯牙型的单级螺纹,所述单级螺纹为锥面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包括:
所述外螺纹管体(1)上的第一外台肩面(2),所述第一外台肩面(2)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
位于所述内螺纹接箍(8)最外侧的第一内斜面(9),由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向所述第二台肩结构(500)的方向,所述第一内斜面(9)向远离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内斜面(9)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1;
所述内螺纹接箍(8)上的第一内台肩面(10),所述第一内台肩面(10)与所述第一内斜面(9)连接,并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β1=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00)包括:
所述外螺纹管体(1)上的第一圆弧R1,所述第一圆弧R1与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连接;
所述外螺纹管体(1)上的第一外圆柱面(3),所述第一外圆柱面(3)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所述第一圆弧R1和所述螺纹结构(300)连接;
所述内螺纹接箍(8)上的第三圆弧R3,所述第三圆弧R3与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连接;
所述内螺纹接箍(8)上的第一内圆柱面(11),所述第一内圆柱面(11)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平行,并与所述第三圆弧R3远离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的一端连接;
所述内螺纹接箍(8)上的第二内斜面(12),所述第二内斜面(12)与所述第一内圆柱面(11)和所述螺纹结构(300)连接,由所述第一台肩结构(100)向所述第二台肩结构(500)的方向,所述第二内斜面(12)向靠近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并与所述套铣管螺纹接头的轴线形成夹角β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R1=0.6~1mm,所述第三圆弧R3=0.8~1mm,所述夹角β2=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管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结构(300)包括:
所述外螺纹管体(1)上的外螺纹段;
所述内螺纹接箍(8)上的内螺纹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立李小兵谢凯意吴丹李建亮张垂贵付强李健冉雪辉胡新太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