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9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包括左舱板、右舱板、承载平台、滑轨、丝杆;滑轨固定安装在承载平台的承载面上,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左舱板与右舱板位于承载平台的承载面的一侧;左舱板和右舱板与滑轨滑动连接,且左舱板和右舱板的板面与滑轨的滑动方向垂直,左舱板、右舱板穿过第一条形通孔、第二条形通孔与丝杆螺纹连接,当丝杆转动时,左舱板与右舱板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救援舱的左舱板和右舱板在丝杆的转动下可以沿滑轨相向运动,使得左舱板和右舱板可以将物资及伤员夹持住,使得车载救援舱内的物资及伤员可以放置的更稳定,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战场环境中的物资装卸越来越由半自主模式向自主模式转变,无人战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目的主要是在无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伤员救助和物资装卸工作,高效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同时伴随着战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物资的装卸工作大都由机械手进行,机械手在装卸及救援后,需要将物资及伤员放置在救援舱内,一般救援舱内部仅为固定的空舱结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以提高救援舱的安全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包括:左舱板、右舱板、承载平台、滑轨、丝杆;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上,且所述滑轨的轨道长度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相等,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左舱板与右舱板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的一侧;所述丝杆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部,且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舱板、右舱板、承载平台、滑轨、丝杆;/n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上,且所述滑轨的轨道长度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相等,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左舱板与右舱板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的一侧;/n所述丝杆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部,且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承载平台上在安装有所述丝杆位置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n所述左舱板和所述右舱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左舱板和所述右舱板的板面与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左舱板、所述右舱板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第二条形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救援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舱板、右舱板、承载平台、滑轨、丝杆;
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上,且所述滑轨的轨道长度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相等,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左舱板与右舱板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承载面的一侧;
所述丝杆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部,且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平台承载面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承载平台上在安装有所述丝杆位置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
所述左舱板和所述右舱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左舱板和所述右舱板的板面与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左舱板、所述右舱板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第二条形通孔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当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左舱板与所述右舱板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救援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救援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国亮赵小明魏乾新库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