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氢气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的能源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能源动力设备中,现阶段已有部分汽车、轮船、飞机等采用氢气作为燃料能源。目前较为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为合金储氢,合金储氢装置是用来储存和释放氢气的装置,储氢合金置于装置内部的容器中。合金储氢技术,是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金属与氢气反应,会吸收氢而生成金属氢化物,从而将氢固定和储存;该反应有很好的可逆性。储氢合金的放氢过程中,随着体系内温度升高,氢化物(β相)开始转变为含氢固溶体(α相),α相和β相共存时,体系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当所有β相都变为α相时,装置内将快速释放氢气。反应温度越高,β相转变为α相所需时间越短,可以更快释放氢气。金属氢化物的吸放氢过程伴随着很大的热量交换,在吸氢时温度急剧升高,在放氢时温度急剧下降。因此,储氢合金放氢时,为保证装置持续、快速、稳定、安全地释放氢气,亟需为装置配置一种加热系统,使合金储氢装置在放氢过程中恒定地维持在较高适宜的温度,同时能较好地配合合金储氢装置不同的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载的合金储氢装置连通的车载加热系统及与所述车载加热系统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n所述车载加热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液端相连的第一加热器、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出液端相连的第一循环液泵;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液端通过位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内的第三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循环液泵通过第四管道连通;/n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上;/n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外接加热系统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外接加热系统的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载的合金储氢装置连通的车载加热系统及与所述车载加热系统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车载加热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液端相连的第一加热器、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出液端相连的第一循环液泵;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液端通过位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内的第三管道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循环液泵通过第四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外接加热系统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外接加热系统的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用于通过所述外接加热系统为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行循环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加热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循环液泵之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将车载的燃料电池系统释放的热量交换到所述车载加热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加热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膨胀水箱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液泵连通;
所述膨胀水箱的第三端通过第五接口排出空气或循环液;
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一切换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与外接冷却系统的第六接口相连;所述第二接口还用于与所述外接冷却系统的第七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还用于通过所述外接冷却系统为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行循环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加热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二切换装置及位于第二管道上的第三切换装置。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刘洋成,温建权,代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