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及使用该加热器的氢能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及使用该加热器的氢能汽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其能源的可持续性及较好的续驶里程,在未来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适合车用的燃料电池是PEMFC,丰田/现代等企业已开始商业化运行PEM燃料电池汽车。当前,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时(≤0℃)需要一个加热器来快速提升燃料电池温度,以保证燃料电池正常工作。目前多数方案时使用一个PTC加热器来实现。在燃料电池车正常工作时,也需要一个调温器调节冷却液循环路径,使得冷却液能快速升温;同时在冷却液温度较高时能流向散热器使得热量散出去。目前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加热器一般布置在小循环中,具体如图1所示,或者在与电堆并联的支路中,具体如图2所示。前者加热器5会在小循环时消耗冷却水泵2的功率,降低小循环的流量,这会导致电堆1的加载斜率不能做的更高,其中单向阀门4用于调节水的流向;需要进行降温时,通过散热器6进行散热,同时通过调温器3调节降温的水流量大小。后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流道结构、第二流道结构、第三流道结构、第四流道结构以及第五流道结构以及加热结构,第一流道结构的两端口分别为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第一流道结构在第一水口处与第二流道结构的一端口连通,构成第一T型连接口,第一T型连接口内设有第一流向调节电动球阀,用于调节第一流道结构的第一水口所在侧是与第一流道结构的第二水口所在侧连通还是与第二流道结构的所述一端口连通;第三流道结构的一端口为第三水口,第二流道结构的另一端口与第三流道结构连通,构成第二T型连接口,第二T型连接口内设有第二流向调节电动球阀,用于调节第二流道结构的所述另一端口是与第三流道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流道结构、第二流道结构、第三流道结构、第四流道结构以及第五流道结构以及加热结构,第一流道结构的两端口分别为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第一流道结构在第一水口处与第二流道结构的一端口连通,构成第一T型连接口,第一T型连接口内设有第一流向调节电动球阀,用于调节第一流道结构的第一水口所在侧是与第一流道结构的第二水口所在侧连通还是与第二流道结构的所述一端口连通;第三流道结构的一端口为第三水口,第二流道结构的另一端口与第三流道结构连通,构成第二T型连接口,第二T型连接口内设有第二流向调节电动球阀,用于调节第二流道结构的所述另一端口是与第三流道结构的第三水口所在侧连通还是和另一侧连通;第四流道结构的一端与第三流道结构的所述另一侧的端口连通,且沿着轴向开设有多个通水孔,第五流道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流道结构的在第二水口处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且也沿着轴向开设有多个通水孔;加热结构包含多个加热片,相邻的两个加热片之间构成一个流水通道,每个流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流道结构上的一个通水孔以及第五流道结构上的一个通水孔连通;
其中,第一水口用作入水口,第二水口和第三水口用作出水口,或者,第一水口用作出水口,第二水口和第三水口用作入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结构和第三流道结构为一组,第二流道结构、第四流道结构以及第五流道结构为一组,各组内的流道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组与组之间的流水结构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第四流道结构位于第二流道结构和第五流道结构之间,加热片位于第四流道结构和第五流道结构之间且与第四流道结构和第五流道结构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三流道结构的长度小于第一流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安,郝义国,宋文帅,张泽远,刘新海,陈帅,杨婷婷,陈梓瑞,汪江,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