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218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汽车,系统包括分别布置在四个车轮轮毂内的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和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四个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储能部件;整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以及储能部件电连接,并在电动汽车处于制动能量回收状态时,控制储能部件以及各轮毂电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多种灵活的制动能量回收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车载能源,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电动汽车的电机一般布置在前驱动轴的中间位置或者后驱动轴的中间位置,电机连接变速箱及驱动轴,从而驱动车轮的转动。由于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组供电,电池包能量有限,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电机还兼顾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功能。目前,电机在能量回收过程中,仅能对驱动轴进行能量回收,而非驱动轴无法进行能量回收,导致制动能量的回收率较低。因此,如何在整车能量源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汽车,解决了如何在整车能量源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的问题。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布置在左前轮轮毂内的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布置在右前轮轮毂内的第二轮毂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布置在左前轮轮毂内的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n布置在右前轮轮毂内的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n布置在左后轮轮毂内的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n布置在右后轮轮毂内的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n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所述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和所述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储能部件;/n整车控制器(10),所述整车控制器(10)分别与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在左前轮轮毂内的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
布置在右前轮轮毂内的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
布置在左后轮轮毂内的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
布置在右后轮轮毂内的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
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所述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和所述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储能部件;
整车控制器(10),所述整车控制器(10)分别与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所述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所述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以及所述储能部件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10)在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制动能量回收状态时,控制所述储能部件以及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所述第三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3)和所述第四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4)中的轮毂电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储能器(21);
所述第一弹性储能器(21)通过第一传动轴(41)与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1)连接;
用于切换所述第一弹性储能器(21)的工作状态的第一电磁离合器(31),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3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1)之间,且与所述整车控制器(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储能器(22);
所述第二弹性储能器(22)通过第二传动轴(42)与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带制动器总成(12)连接;
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弹性储能器(22)的工作状态的第二电磁离合器(32),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3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42)之间,且与所述整车控制器(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国红李波沈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