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承仪专利>正文

一种悬浮式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及悬浮式建筑物技术

技术编号:268153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学视差原理,使建筑物外观呈悬浮式的工程设计方法及其设计产品,其特点是于: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建筑物本身达到悬浮式无支撑的客观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学视差原理,使建筑物外观呈悬浮式的工程设计方法及其设计产品。现有建筑工程设计方法,所构成的建筑物均为在外观视觉效果上为有支撑式建筑物。无论建筑物有多高和几个部分组成都必须是连体和基础支撑部分不能分离的视觉效果。如何利用光学视差原理,设计和建筑成一种外观呈悬浮式、无支撑物的一种新型建筑方法和建筑物,是在建筑设计方法领域的一个突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视觉效果上能产生悬浮特点的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及所建造的建筑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是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在所述平面反光体的周围,对应纵向边缘缝隙部位可设置适配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悬浮式建筑物含有基础建筑物、设置在基础建筑物之上的中间支撑部分、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置于中间支撑部分之上;在所述中间支撑部分的周围设有平面反光体。在所述平面反光体的周围,对应平面反光体纵向边缘缝隙部位可设有适配物。所述平面反光体至少为三个且彼此组成多角棱镜。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有喷水池;所述喷水池的喷水柱与平面反射体的纵向边缘部位的缝隙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学视差原理通过对中间支撑体的掩饰,可完整地实现建筑物本身达到悬浮式无支撑的客观效果。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悬浮式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六角型反射体立体布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六角型反射体平面布局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在所述平面反光体的周围,对应纵向边缘缝隙部位设置适配物。悬浮式建筑物含有基础建筑物1、设置在基础建筑物1之上的中间支撑部分2、主体部分3;所述主体部分3置于中间支撑部分2之上;在所述中间支撑部分2的周围设有平面反光体4。在平面反光体4的周围,对应平面反光体4纵向边缘缝隙部位设有适配物5,如激光柱、绿藤条、发光灯柱等。所述平面反光体为六角棱镜。在所述基础建筑物1上还可设有喷水池6;所述喷水池6的喷水柱7与平面反射体4的纵向边缘部位的缝隙相对应。建筑物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上部为完整悬浮式造型与功能的主体,可做成各种造型,如飞碟型或各类飞行物形(如飞机、火箭、飞船等)、三角型、方型、园型、多边型(如宝石型)及普通楼房型等,在满足建筑物主体功能需要的前提下,来选择各种悬浮式主体造型。(二)建筑物下部为和上都主体相适配面积,约为1∶0.5-2(主体为1)范围内大小的水池。水池深浅可为0.5m-2m深范围构成水池建于基础建筑物之上基础建筑物可依据功能进行设计。(三)中间支撑部(即造成悬浮式的光学视觉差效果的主体)部位1、支撑物的光学视觉差效果的构造原理,可采用多种平面反光体几何布局构成。A、由三块平面反光板组成的三角形排列的布局设计方式。B、由六块平面反光板组成的六角形排列的布局设计方式。C、多个三角形或六角形平面反光板布局设计方式。D、单个平面反光板多种角度和多用途效果设计方式。反光板可采用反光玻璃、反光镀金物质(如不锈钢及多种金属或非金属板)等材料构成,必须是每块反光板为整体连接式,折光不扭屈为原则。E、反光板(即支撑悬浮的)高度可以从1米·100米范围内均可。视悬浮式主体建筑物面积的大小灵活选择高度。2、采用喷水柱作视觉差效果陪衬部分的设计设计采用若干条水柱从悬浮主体与水池之间向上或向下喷出水柱的方法。水柱的数量和位置以满足视觉效果的几何形状设计光学布局,通过在光学反射物表面形成整体统一的反射效果,达到只见整齐的水柱喷射,不见反光物的存在,如同魔术在舞台上表演达到的遮掩效果相同。而使主体上部建筑物达到完整的悬浮式视觉效果为目的。(如图1)权利要求1.一种悬浮式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反光体的周围,对应纵向边缘缝隙部位设置适配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浮式建筑物的建造方法所建造的悬浮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基础建筑物(1)、设置在基础建筑物(1)之上的中间支撑部分(2)、主体部分(3);所述主体部分(3)置于中间支撑部分(2)之上;在所述中间支撑部分(2)的周围设有平面反光体(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反光体(4)的周围,对应平面反光体(4)纵向边缘缝隙部位设有适配物(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反光体至少为三个且彼此组成多角棱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式建筑物,所述平面反光体至少为三个且彼此组成多角棱镜。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悬浮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建筑物(1)上设有喷水池(6);所述喷水池(6)的喷水柱(7)与平面反射体(4)的纵向边缘部位的缝隙相对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学视差原理,使建筑物外观呈悬浮式的工程设计方法及其设计产品,其特点是于: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本专利技术可使建筑物本身达到悬浮式无支撑的客观效果。文档编号E04H14/00GK1306141SQ0012304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焦立坤, 单承仪 申请人:单承仪, 焦立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式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程用地上先建造基础建筑物;在所述基础建筑物上设置中间支撑部;在支撑部的上部建造主体部分;通过平面反光体对支撑部进行遮掩,最终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建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立坤单承仪
申请(专利权)人:单承仪焦立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