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3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包括一座体、一附加电路板及一胶膜,座体具有一上表面,至少一气道形成于所述上表面,座体内部具有一注气室及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气室与所述气道;所述附加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座体顶面,所述附加电路板具有至少一晶粒放置槽及至少一黏贴区段,所述黏贴区段为贯穿孔且构成所述晶粒放置槽的局部区段;所述胶膜固定于所述上表面且顶面具有黏性,所述胶膜位于所述附加电路板与所述上表面之间,当充气于所述气道中,于所述气道上方的所述胶膜得以膨胀且位于所述黏贴区段内,借此所述胶膜在膨胀时由顶面黏着晶条,在缩回时与晶条分离,达到能适当时固定晶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黏垫式芯片载盘
本技术为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芯片载盘

技术介绍
运用半导体制程技术所加工完成的集成电路晶圆,会依需求切割为各种不同形状晶粒,如条状或颗粒状,再由载盘承载收集。之后由载盘移动至各测试机台或其他设备,以进行后续相关检测作安装作业。如图1所示,为现有载盘的立体图。载盘1顶面具有多个承料槽11,以供呈条状的晶条A放置其中。在运送或移动过程中,会另再使用一上盖覆盖所述载盘1,防止所述晶条A掉出。另外所述晶条A被放置时,不能被刮伤的表面会朝上,如具有线路的表面,然而,现有结构中所述承料槽11仅供晶条A放置,无任何固定机制,且为了便于取放,所述承料槽11尺寸会略为大一些,因此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往往会使晶条A翻转或跳动,造成晶条A表面被刮伤,进而损坏。因此有些载盘改用大面积的胶面来黏固多个晶条,但此却造成取下困难,或是取放时施压过大造成所述晶条A表面损伤,或是有残胶残留所述晶条A表面的问题,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解决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气黏垫式芯片载盘,主要是利用可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座体,具有一上表面,至少一气道形成于所述上表面,所述座体内部具有一注气室及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气室与所述气道;/n一附加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座体顶部,具有至少一晶粒放置槽及至少一黏贴区段,所述黏贴区段为贯穿孔且构成所述晶粒放置槽的局部区段;/n一胶膜,固定于所述上表面且顶面具有黏性,所述胶膜固定于所述附加电路板与所述上表面之间,当充气于所述气道中,于所述气道上方的所述胶膜得以膨胀且位于所述黏贴区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上表面,至少一气道形成于所述上表面,所述座体内部具有一注气室及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气室与所述气道;
一附加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座体顶部,具有至少一晶粒放置槽及至少一黏贴区段,所述黏贴区段为贯穿孔且构成所述晶粒放置槽的局部区段;
一胶膜,固定于所述上表面且顶面具有黏性,所述胶膜固定于所述附加电路板与所述上表面之间,当充气于所述气道中,于所述气道上方的所述胶膜得以膨胀且位于所述黏贴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贴区段的纵向断面尺寸是由上而下渐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黏垫式芯片载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晶粒放置槽呈横向等间隔设置,并由所述黏贴区段连通前述多个所述晶粒放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黏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信平
申请(专利权)人:宥舜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