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电缆用衬套、使用该衬套的光纤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4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纤电缆用衬套、使用该衬套的光纤电缆及该衬套的制造方法,其可控制槽口倾斜,在光纤电缆用衬套的抗拉体的外围被覆上覆盖层而制成的被覆抗拉线4,经过加热槽5预热后,被拉入装有与衬套断面外形相对应的旋转模具6的挤压机7内,在那里衬套本体树脂层8被按照给定的速度旋转挤压被覆在被覆抗拉体上后,被送入冷却区9进行冷却,制得聚乙烯衬套10。冷却区9由沿衬套前进方向分3组设置的环状喷气嘴组成。冷却空气以差不多与衬套10垂直的角度从喷嘴吹向衬套,因此能够吹到衬套10的槽底,使凸缘13的根部比中间部分先冷却。在衬套10中,构成螺旋槽12的凸缘13的根部最小约1.5毫米,螺旋角为11.9°,槽口倾角a约为15°。(*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光纤电缆用衬套(スペ-サ)、使用该衬套的光纤电缆及该衬套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控制收容光纤的螺旋槽的反转部的槽口倾角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光纤电缆的价格和铺设成本,光纤的小径化、轻量化、光的高密度化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因此严格要求收容光纤的用聚乙烯(PE〕材料制成的光纤电缆用衬套的直径也要小、沟槽要深。另外,对于空架的光纤电缆来说,除要求具有高的光密度外,已开始要求光纤末端的分支性能要好,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已大量使用了SZ型光纤电缆。这种光纤电缆使用由聚乙烯材料制造的衬套,衬套上收容光纤的螺旋槽的旋向呈周期性地反转(SZ型),并且在每个螺旋槽内收容有多根带状或单芯光纤。在SZ型衬套中收容硬直的光带(テ-プ)时,应该确保作为收容槽的尺寸而只形成光带必需的空间。另外,构成螺旋槽的凸缘所用的聚乙烯树脂,在挤压成型时会产生三维成型收缩,即聚乙烯固化时再结晶产生的收缩和由于温度下降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的总和。在发生这样的成型收缩时,与在纵向没有收缩余量的单向卷拧的螺旋槽不同,在SZ型衬套时,仅在反转部位,能够实现在旋向反转以走捷近形式的凸缘纵向收缩,其结构,这样引起在旋向反转内侧的凸缘产生倾斜。而且螺旋槽凸缘越高(槽越深),这种倾斜现象就越严重,这一问题和前面提及的螺旋槽要保证足够的空间的问题,都是限制加深SZ型衬套螺旋槽的主要因素。顺便提一下,关于凸缘的倾斜,除了树脂的成型收缩以外,从喷嘴挤出时,由于树脂脱落的条件等的不同,被覆树脂之间产生的应力也是一个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可抑制光纤电缆用带SZ型螺旋槽的衬套在反转部槽的倾斜,并不会使传输损耗恶化而可实现加深SZ形衬套的槽深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电缆用衬套,该衬套的本体覆盖层被覆在中间覆盖层的外围,该衬套本体,在中心抗拉体的周围用热可塑性树脂实施中间覆盖层,并具有沿纵向周期性地进行反转、且沿纵向连续的收容光纤用的螺旋槽,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槽,构成其侧面的凸缘的最小厚度在1.0毫米以上,槽深为2.0毫米以上,最大螺旋角在8°以上。所述的光纤电缆用衬套,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槽,其反转部的衬套横断面的槽口倾角在18°以下。所述的光纤电缆用衬套,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螺旋槽侧面的凸缘,设成从其近根部到顶端部,其密度梯度是逐渐增加的。所述的光纤电缆用衬套,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度梯度,略根部的树脂密度与顶端部和中部的树脂密度相比较,其为最小。一种光纤电缆,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纤电缆用衬套,至少一个以上的上述螺旋槽内,收容有带状等的光纤。一种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该衬套的本体覆盖层被覆在中间覆盖层的外围,该衬套本体,在中心抗拉体的周围用热可塑性树脂实施中间覆盖层,并具有沿纵向周期性地进行反转、且沿纵向连续的收容光纤用的螺旋槽,其特征在于上述衬套本体成型以后,从离开上述衬套外周一定距离的位置,通过冷却用空气喷嘴,将干燥空气上述衬套吹向大致垂直于上述衬套的外周而进行冷却。所述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用空气喷嘴相对以一定速度移动的衬套,沿上述衬套的移动方向,隔开一定距离而设置多段。所述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上述冷却用空气喷嘴的冷却,在构成上述螺旋槽侧面的凸缘是优先于其根部部分而先进行的。所述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中间覆盖层的被覆抗拉体,预热而导入形成上述本体覆盖层的挤压机。所述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覆盖层选用与聚乙烯有相溶性的热可塑型树脂。本专利技术用挤压成型的加工方法在中心抗拉体的周围被覆上热可塑性树脂材料中间覆盖层;在上述中间覆盖层的外围被覆上衬套本体覆盖层,该衬套本体覆盖层中开设有沿纵向连续的、收容光纤用的螺旋槽,并且该螺旋槽的旋向沿纵向周期性地反转;上述螺旋槽凸缘的最小厚度在1.0毫米以上,槽深2.0毫米以上,最大螺旋角在8°以上。在此,对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角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衬套上开设有多条螺旋槽,该螺旋槽与衬套纵轴或与其平行的周之间的夹角θ,本专利技术中定义为螺旋角,其最大值叫最大螺旋角。在衬套螺旋槽旋向反转部位的横截面中,上述螺旋槽的槽口倾角能够控制在18°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电缆用衬套中,上述螺旋槽的凸缘,其材料密度从近根部到顶部逐渐增加,与顶部和中部的树脂密度相比,靠近根部的树脂密度最小。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光纤电缆用衬套,其上面至少有一条以上的螺旋槽内收容有带状或其他形状的光纤。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电缆用衬套的制造方法中,上述衬套本体覆盖层(该衬套的本体覆盖层被覆在中间覆盖层的外围,本体覆盖层中开设有沿纵向连续的、收容光纤用的螺旋槽,其旋向沿纵向周期性地反向;上述中间覆盖层用热可塑性树脂材料制成,被覆在中心抗拉体的周围)成型以后,在上述衬套外围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上放置冷却用喷气嘴;干燥空气以近似垂直的方向吹向上述衬套的外围对衬套进行冷却。上述冷却用喷气嘴对准以一定速度前进的衬套,沿上述衬套的前进方向设置若干组,组与组之间隔开一定距离。用这样的方法制造光纤电缆用衬套,衬套本体覆盖层成型以后,用如下方法进行冷却在上述衬套外围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上放置冷却用喷气嘴,干燥空气以近似垂直的方向吹向上述衬套。在这种冷却方法中,干燥空气能够直接吹到螺旋槽的沟底,使螺旋槽凸缘的根部较中部提前优先冷却,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螺旋槽凸缘倒向反向弯曲处的内侧;能够制得直径较小的衬套,该衬套中螺旋槽凸缘的最小厚度在1.0毫米以上,槽深2.0毫米以上,最大螺旋角在8°以上,且其旋向反转部位横断面的槽口倾角在18°以下。另外,如果槽口倾角在18°以下,螺旋槽内收容光纤制成光纤电缆时,能够降低传导损失。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被覆了中间覆盖层的中心抗拉体,可以在预加热以后导入加工上述本体覆盖层的挤压成型机。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中间覆盖层的材料可以选用聚乙烯或与聚乙烯具有相溶性的热可塑型树脂。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纤电缆用衬套制造方法中,制造工序的主要部分的说明2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所用的喷气嘴的详细说明3用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所制得到光纤电缆用衬套的断面4光纤电缆用衬套的槽口倾角α的说明5衬套螺旋槽的螺旋角说明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7根外径为φ1.4毫米的钢丝拧成一股钢绳作为抗拉体1导入十字头(クロスヘツド)中。在此抗拉体1的外周以200℃的温度一起挤压被覆备用内覆盖层2和备用外覆盖层3,得到被覆抗拉线4。该内覆盖层2为乙烯—丙烯酸乙酯(エチレン-エチルアクル-ト)共聚物树脂(GA-006,日本ユニカ-生产),该外覆盖层3为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UCG5350,日本ユニカ-生产),该被覆抗拉线4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层的外径为φ4.8毫米、其外周的聚乙烯树脂的被覆外径为φ9.7毫米。如图1所示,将上述被覆抗拉线4通过加热槽5进行预热,使其被覆抗拉体的外表温度达60℃。然后,将被覆抗拉体拉入挤压机7,挤压机7内装有与衬套断面形状相对应的旋转模具6。作为衬套本体树脂层8的形成用树脂,将MI=0.03(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izex6600M,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电缆用衬套,该衬套的本体覆盖层被覆在中间覆盖层的外围,该衬套本体,在中心抗拉体的周围用热可塑性树脂实施中间覆盖层,并具有沿纵向周期性地进行反转、且沿纵向连续的收容光纤用的螺旋槽,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槽,构成其侧面的凸缘的最小厚度在1.0毫米以上,槽深为2.0毫米以上,最大螺旋角在8°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和宪伊藤宪治石井德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