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底座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8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底座及压缩机,包括底座外壳、电机、偏心摆臂、第一轴承、球头杆、第二轴承和用于连接压缩机机体的安装件,底座外壳设置有开口槽,安装件设置开口槽的正上方,第一轴承设置在安装件的底部,球头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球头杆的上端通过第一球头铰接于第一轴承;电机安装在开口槽的槽底,电机的电机轴和球头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偏心摆臂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电机轴与第一平台相连接,第二平台与第二轴承相连接,球头杆的下端通过第二球头铰接于第二轴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压缩机机体得到良好的抗震,从而保证压缩机机体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底座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抗震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底座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热泵系统的心脏。为了实现压缩机的抗震,传统的压缩机的安装底座结构简单,采用橡胶柱固定在压缩机底部的4个安装地脚上,通过内部钢套管和螺栓与机组底盘安装,使压缩机通过橡胶柱跟机组底盘柔性连接在一起;虽然橡胶柱有一定减震作用,但是连接压缩机的管路由于弯管、焊接等原因,本身就会造成应力集中,再加上压缩机运行所产生的循环振动激烈,会导致铜管产生变形、断裂等问题,由此现有的底座无法满足压缩机的抗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底座,该抗震底座能够使得压缩机机体得到良好的抗震,从而保证压缩机机体运行稳定。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底座,包括底座外壳、电机、偏心摆臂、第一轴承、球头杆、第二轴承和用于连接压缩机机体的安装件,所述底座外壳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安装件设置所述开口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件的底部,所述球头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电机、偏心摆臂、第一轴承、球头杆、第二轴承和用于连接压缩机机体的安装件,所述底座外壳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安装件设置所述开口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件的底部,所述球头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所述球头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一轴承;/n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开口槽的槽底,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球头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偏心摆臂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第一平台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与第二轴承相连接,所述球头杆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二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电机、偏心摆臂、第一轴承、球头杆、第二轴承和用于连接压缩机机体的安装件,所述底座外壳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安装件设置所述开口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件的底部,所述球头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所述球头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开口槽的槽底,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球头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偏心摆臂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第一平台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与第二轴承相连接,所述球头杆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二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平台上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轴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轴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套内的球绞轴承,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雷朋飞周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