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32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递装置,同时实现抑制产生高阶共振点时的噪音和振动以及降低因过渡扭矩导致的对系统的损害。该动力传递装置(1)配置在从车辆的驱动源到车轮的路径上。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输入侧旋转部件(10)、第一及第二输出侧旋转部件(11、12)以及磁力阻尼机构(14)。输入侧旋转部件(10)被输入来自驱动源的扭矩。第一及第二输出侧旋转部件(11、12)配置成相对于输入侧旋转部件(10)相对旋转自如。磁力阻尼机构(14)利用磁铁的吸引力将输入侧旋转部件(10)和第一及第二输出侧旋转部件(11、12)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并具有可变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涉及配置在从车辆的驱动源到车轮的路径上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置有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阻尼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阻尼装置具有:输入侧的板,被输入来自驱动源的扭矩;以及输出侧部件,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输入侧的板和输出侧部件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自如,并由多个扭转弹簧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50957号公报一般而言,在阻尼装置中,为了抑制轰鸣声等噪音以及振动,最好将扭转特性设为低刚度,或使扭转特性中的迟滞扭矩变小。但是,在混合动力车辆、后轮驱动(FR)车辆中,驱动系统接点多而导致高阶共振点产生在常用转速区域,因此有时会由于将扭转特性设为低刚度而发生不良情况。另外,在如混合动力车辆等那样,阻尼装置与发动机直接连结的情况下,由于阻尼装置的工作区通过发动机启动时以及停止时的共振点,因此可能由于过渡扭矩导致驱动系统受到损害。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考虑增大迟滞扭矩,但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抑制噪音和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配置在从车辆的驱动源到车轮的路径上,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n输入侧旋转部件,来自驱动源的扭矩输入到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n输出侧旋转部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自如;以及/n磁力阻尼机构,利用磁铁的吸引力将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和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并具有可变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9 JP 2019-001868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配置在从车辆的驱动源到车轮的路径上,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输入侧旋转部件,来自驱动源的扭矩输入到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
输出侧旋转部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自如;以及
磁力阻尼机构,利用磁铁的吸引力将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和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并具有可变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磁力阻尼机构具有:
多个输入侧磁铁,设置于所述输入侧旋转部件;以及
多个输出侧磁铁,设置于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侧磁铁和所述输出侧磁铁在径向上相对,
所述输入侧磁铁和所述输出侧磁铁能够在轴向上相对性地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具有在轴向上排列配置的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
所述输出侧磁铁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外周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外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原裕树加藤捷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