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2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包括脱附管以及串联设置在脱附管上的消音器,消音器内部构成消音腔,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脱附管的横截面面积;脱附管分节设置,脱附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与碳罐相连,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消音器的第一接头相连;第二管体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与控制阀相连,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消音器的第二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脱附管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消音器,消音器能够有效降低脉冲噪音,提升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燃油系统为了降低燃油蒸发物排放、满足国六蒸发排放要求、避免燃油蒸汽泄漏到大气中,普遍在燃油系统中增加碳罐、脱附管路、碳罐控制阀等相关零部件。燃油在汽车行驶时和高温情况下不断蒸发,蒸发的燃油蒸汽被碳罐吸附,通过开启和关闭碳罐控制阀,并利用进气歧管或空滤器出气管等部位的气体负压将碳罐吸附的燃油蒸汽脱附出来,然后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做功,同时起到清洁碳罐的效果。脱附管路是连接碳罐与碳罐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作为燃油蒸汽脱附的通道,目前大多为一根直径相同的管路,燃油蒸汽在管路中产生脉冲噪音,影响用户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脱附管路脉冲噪音大、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所述管路总成包括脱附管以及串联设置在所述脱附管上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部构成消音腔,所述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脱附管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脱附管分节设置,所述脱附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与碳罐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与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二接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脱附管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消音器,消音器内部设置的消音腔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的横截面面积,截面突变时消音腔能够对脉冲噪音进行衰减和稳压,从而有效降低脉冲噪音,从而减少了汽车乘坐舱的噪音来源,提升了用户舒适感。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消音器设于临近所述碳罐端口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消音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消音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与侧壁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与侧壁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第二加强筋。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条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环形阵列设置,若干条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壳体内侧环形阵列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均由尼龙材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管体穿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的安装管夹,多个所述安装管夹沿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管体被护套部分包裹,所述护套设有多节,多节所述护套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离地间隙小的位置。针对现有技术中脱附管路脉冲噪音大、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碳罐脱附管路总成,采用该碳罐脱附管路总成的汽车,其脱附管内部产生的噪音能有效降低,从而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碳罐脱附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当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当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消音器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消音器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管路总成10包括脱附管20以及串联设置在脱附管20上的消音器30,消音器30内部构成消音腔31,消音腔3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脱附管20的横截面面积。脱附管20分节设置,脱附管20包括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40与碳罐相连,第一管体21的另一端与消音器30的第一接头34相连;第二管体22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50与控制阀相连,第二管体22的另一端与消音器30的第二接头35相连。通过在脱附管20的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之间设置消音器30,消音器30内部消音腔3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的横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降低脉冲噪音、减少了汽车乘坐舱的噪音来源,提升了用户舒适感。消音器30设于临近碳罐端口40的位置,为更好的降低气流脉动噪声在脱附管20中的传递,消音器30在实际位置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越接近控制阀越好。在本实施例当中,消音器30的具体结构如下描述:消音器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围合形成消音腔31;通过消音器30内消音腔31的设置,可有效降低控制阀工作时产生及通过脱附管20传递的气流脉动噪声。为了便于消音器30与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的连接,第一壳体32的端面设有第一接头34,第一接头34与第一管体21相连,第一接头34呈锯齿状接头,有效避免第一管体21松动;同样的,第二壳体33的端面设有第二接头35,第二接头35与第二管体22相连,第二接头35呈锯齿状接头,有效避免第二管体22松动。为了增加消音器30的局部结构强度,第一壳体32的端面与侧壁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第一加强筋36,在本实施例当中,若干条第一加强筋36沿第一壳体32内侧环形阵列设置,能够有效增加第一壳体32的结构强度;同样的,第二壳体33的端面与侧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总成包括脱附管以及串联设置在所述脱附管上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部构成消音腔,所述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脱附管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脱附管分节设置,所述脱附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与碳罐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与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二接头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总成包括脱附管以及串联设置在所述脱附管上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部构成消音腔,所述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脱附管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脱附管分节设置,所述脱附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与碳罐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与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器的第二接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设于临近所述碳罐端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消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韦胡学明何战慧帅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