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1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工程机械。发动机包括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和机体,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被配置为向发动机的冷却油腔内喷油,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包括喷嘴体、空心螺栓和喷油管;空心螺栓穿设于喷嘴体,空心螺栓被配置将喷嘴体紧固于机体,使喷嘴体贴合于机体上设置的安装面;喷油管的一端插入喷嘴体,空心螺栓上开设有油道,油道与喷油管连通,同时与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喷油管抵靠于机体上设置的定位凸起,以使喷油管与冷却油腔的进油口的轴线对中;和/或,喷嘴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第一定位面与机体上设置的第二定位面定位配合,以使喷油管与冷却油腔的进油口的轴线对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性能的不断强化,发动机热负荷不断增大,活塞的工作温度不断升高,对活塞的冷却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塞过热会导致喉口开裂、内冷油腔积碳、一环槽积碳甚至拉缸等严重故障。为了降低活塞温度,目前主要使用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向活塞冷却油腔内喷射冷却油。但是如果喷嘴与活塞冷却油腔进油孔轴线不对中,则会导致打靶效率降低,影响活塞的冷却效果。打靶效率指在规定的机油压力下,在活塞上止点处,单位时间内喷入活塞冷却油道的油量与喷嘴喷出总油量的百分比。现有技术,常规的活塞冷却喷嘴总成的结构如专利“ZL201810578080.7”中的技术方案。环形臂套设在喷嘴本体的外侧,环形臂远离喷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喷油管穿过环形臂与喷嘴本体的侧面相连。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定位销定位环形臂的位置以实现对喷油管的定位,保证喷油管与活塞冷却油腔进油孔对中。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喷油管的位置度为Φ1.5mm甚至Φ2mm,在整个尺寸链中,环形臂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和机体(5),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被配置为向发动机的冷却油腔内喷油,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包括喷嘴体(1)、空心螺栓(2)和喷油管(3);/n所述空心螺栓(2)穿设于所述喷嘴体(1),所述空心螺栓(2)被配置将所述喷嘴体(1)紧固于所述机体(5),使所述喷嘴体(1)贴合于机体(5)上设置的安装面(4);/n所述喷油管(3)的一端插入所述喷嘴体(1),所述空心螺栓(2)上开设有油道(20),所述油道(20)与所述喷油管(3)连通,同时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n所述喷油管(3)抵靠于所述机体(5)上设置的定位凸起(6),以使所述喷油管(3)与所述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和机体(5),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被配置为向发动机的冷却油腔内喷油,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包括喷嘴体(1)、空心螺栓(2)和喷油管(3);
所述空心螺栓(2)穿设于所述喷嘴体(1),所述空心螺栓(2)被配置将所述喷嘴体(1)紧固于所述机体(5),使所述喷嘴体(1)贴合于机体(5)上设置的安装面(4);
所述喷油管(3)的一端插入所述喷嘴体(1),所述空心螺栓(2)上开设有油道(20),所述油道(20)与所述喷油管(3)连通,同时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
所述喷油管(3)抵靠于所述机体(5)上设置的定位凸起(6),以使所述喷油管(3)与所述冷却油腔的进油口(7)的轴线对中;和/或,
所述喷嘴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机体(5)上设置的第二定位面定位配合,以使所述喷油管(3)与所述冷却油腔的进油口(7)的轴线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喷油管(3)和所述喷嘴体(1)均连接的加固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8)与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增李康宁张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