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34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和压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卡块,所述卡块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卡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弹片相对应的垫块,且弧形弹片的一端抵触于垫块的内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的一侧。本装置通过弧形弹片和弹性连接柱取代了现有的橡胶支座,不仅提高了其隔震效果,也避免了橡胶材料蠕变、长期使用会发生老化、受温度及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大、对低频震动控制效果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大型建筑物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为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经常会邻近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时产生的震动与二次噪音污染必然会对沿线建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沿线的建筑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满足国家相应抗震规范外,还必须考虑合理控制震动与二次噪声带来的环境污染,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目前,建筑上应用的隔震元件主要是橡胶支座,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橡胶材料存在容易发生蠕变、长期使用会发生老化、受温度及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大、对低频震动控制效果不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此类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隔震装置,本装置通过弧形弹片和弹性连接柱取代了现有的橡胶支座,不仅提高了其隔震效果,也避免了橡胶材料蠕变、长期使用会发生老化、受温度及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和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柱(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卡块(4),所述卡块(4)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卡块(4)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5),所述压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弹片(5)相对应的垫块(7),且弧形弹片(5)的一端抵触于垫块(7)的内部,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8),且限位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6)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和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柱(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卡块(4),所述卡块(4)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卡块(4)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5),所述压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弹片(5)相对应的垫块(7),且弧形弹片(5)的一端抵触于垫块(7)的内部,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8),且限位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6)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包括立柱(9)和L形柱(10),所述L形柱(10)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滑动套装于立柱(9)的外壁上,所述立柱(9)的下端固定焊接有用于对套管(11)限位的第一限位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柱(3)包括外管(13)和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杨丹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