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524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属于建筑领域。通过套筒套接在承重柱体上,顶部的安装板与上方承重梁或楼板进行固定,从而衔接在两个承重体之间作为节点,外力作用在连杆上,使得连杆发生转动,带动其底部的弹簧B发生形变,同时连杆转动带动与其活动连接的滑杆发生移动,从而间接推动滑杆在筒体内运动,将外力传递到筒体内的弹簧A上使其发生形变转化吸收一部分振动力,将所受到的振动扭曲力进行有效的分解,减小外力对建筑物的伤害,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效果;并经过电热丝加热所形成的热风不断吹向套筒内部,有效防止了套筒内各部件受潮发生氧化破损影响其正常工作,提高抗振效果的同时避免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其中骨架板材建筑由预制的骨架和板材组成。其承重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柱、梁组成承重框架,再搁置楼板和非承重的内外墙板的框架结构体系;另一种是柱子和楼板组成承重的板柱结构体系,内外墙板是非承重的。传统的建筑物节点如柱与梁或者柱子与楼板之间是通过紧固件或直接焊接使两者固定在一起,并在连接节点处加装筋板来提高节点处钢柱的钢性和机械强度,达到抗拉、抗剪的目的,一方面材料成本被提高,另一方面这种硬性连接使被连接体节点处受外界振动力的影响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使其扭曲或断裂,即抗震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的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抗震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和位于其正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套筒的内部且偏向下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托板,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位置设有橡胶套圈,所述套筒上并且与所述橡胶套圈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环绕分布有嵌入在套筒侧壁中且两端连通套筒内外侧的内螺纹套筒,所述套筒上并且位于托板所在水平面之上位置固定嵌入有围绕套筒环绕分布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滑动连接有滑块A,所述滑块A朝向套筒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筒体内并且与滑块A上的滑杆相反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B,所述滑块A与滑块B之间设有弹簧A,所述滑块B上靠近套筒外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筒体并延伸至套筒外部的末端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且围绕其正中心环绕设有与下方滑杆一一对应的连杆,所述连杆上端通过铰链B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并且其下端通过铰链A与对应配合的滑杆活动连接,所述每个铰链A上固定连接有朝向套筒中心的弹簧B,并且每个弹簧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于套筒正中心且与滑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的连接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并且靠近安装板的两边位置设置有U形的供气通道,所述供气通道其两端均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且位于其正下方位置设有竖直放置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其外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嵌入在安装板的底部并且与其活动连接的球头B,所述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其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向下贯穿活塞缸并延伸至活塞缸底端外的末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球头A,所述球头A嵌入在下方托板上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缸的两侧并且靠近顶部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气通道通过波纹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阻断气体向供气通道流动的单向阀B,所述活塞缸的侧面并且位于进气管的下方位置对称分布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阻断气体向活塞缸内流动的单向阀A。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顶端并且位于两边对称位置设有嵌入的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其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动触点,并且所述套筒的顶端并且与触点开关相对应的正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上方的安装板其底部并且与橡胶垫片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最外侧固定有朝下的罩壳,所述罩壳的侧面任意位置安装有与触点开关相连接的警示灯。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内螺纹套筒设有一个与其相配合的螺栓,并且所述螺栓的螺纹端旋入螺纹套筒中并且朝向套筒内部与橡胶套圈的外壁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供气通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罩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为警示灯和电热丝提供电能的光伏电池板。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其中套筒底部的橡胶套筒套接在承重柱体上,装置顶部的安装板与上方承重梁或楼板进行固定,从而衔接在两个承重体之间作为节点,通过中间的连杆与其下端的滑杆组成活动件,对两承重体的径向振动进行缓冲,外力作用在连杆上,使得连杆发生转动,带动其底部的弹簧B发生形变,同时连杆转动带动与其活动连接的滑杆发生移动,从而间接推动滑杆在筒体内运动,将外力传递到筒体内的弹簧A上使其发生形变转化吸收一部分振动力,将所受到的振动扭曲力进行有效的分解,减小外力对建筑物的伤害,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效果,无需大面积使用板筋加固,节省材料;并经过电热丝加热所形成的热风不断吹向套筒内部,有效防止了套筒内各部件受潮发生氧化破损影响其正常工作,提高抗振效果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A-A方向的横剖视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1、套筒;2、安装板;3、活塞缸;4、托板;5、橡胶套圈;6、内螺纹套筒;7、螺栓;8、筒体;9、滑杆;10、连杆;11、铰链A;12、铰链B;13、滑块A;14、弹簧A;15、滑块B;16、螺纹杆;17、弹簧B;18、连接环;19、球头A;20、球头B;21、活塞杆;22、活塞;23、排气管;24、进气管;25、单向阀A;26、单向阀B;27、供气通道;28、电热丝;29、罩壳;30、橡胶垫片;31、触点开关;32、动触点;33、凸块;34、旋钮;35、光伏电池板;36、警示灯;37、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和位于其正上方的安装板2;所述套筒1的内部且偏向下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托板4,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托板4的下方位置设有橡胶套圈5,所述套筒1上并且与所述橡胶套圈5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环绕分布有嵌入在套筒1侧壁中且两端连通套筒1内外侧的内螺纹套筒6,所述套筒1上并且位于托板4所在水平面之上位置固定嵌入有围绕套筒1环绕分布的筒体8,如图3所示,筒体8的内部设置滑动连接有滑块A13,所述滑块A13朝向套筒1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筒体8内并且与滑块A13上的滑杆9相反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B15,所述滑块A13与滑块B15之间设有弹簧A14,所述滑块B15上靠近套筒1外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贯穿筒体8并延伸至套筒1外部的末端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旋钮34,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围绕其正中心环绕设有与下方滑杆9一一对应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上端通过铰链B12与安装板2活动连接,并且其下端通过铰链A11与对应配合的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和位于其正上方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且偏向下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托板(4),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托板(4)的下方位置设有橡胶套圈(5),所述套筒(1)上并且与所述橡胶套圈(5)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环绕分布有嵌入在套筒(1)侧壁中且两端连通套筒(1)内外侧的内螺纹套筒(6),所述套筒(1)上并且位于托板(4)所在水平面之上位置固定嵌入有围绕套筒(1)环绕分布的筒体(8),所述筒体(8)的内部设置滑动连接有滑块A(13),所述滑块A(13)朝向套筒(1)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筒体(8)内并且与滑块A(13)上的滑杆(9)相反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B(15),所述滑块A(13)与滑块B(15)之间设有弹簧A(14),所述滑块B(15)上靠近套筒(1)外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贯穿筒体(8)并延伸至套筒(1)外部的末端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旋钮(34),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围绕其正中心环绕设有与下方滑杆(9)一一对应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上端通过铰链B(12)与安装板(2)活动连接,并且其下端通过铰链A(11)与对应配合的滑杆(9)活动连接,所述每个铰链A(11)上固定连接有朝向套筒(1)中心的弹簧B(17),并且每个弹簧B(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于套筒正中心且与滑杆(9)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的连接环(18)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并且靠近安装板(2)的两边位置设置有U形的供气通道(27),所述供气通道(27)其两端均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位于其正下方位置设有竖直放置的活塞缸(3),所述活塞缸(3)其外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嵌入在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与其活动连接的球头B(20),所述活塞缸(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2),所述活塞(22)其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1),所述活塞杆(21)向下贯穿活塞缸(3)并延伸至活塞缸(3)底端外的末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球头A(19),所述球头A(19)嵌入在下方托板(4)上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缸(3)的两侧并且靠近顶部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与供气通道(27)通过波纹管(37)相连通,所述进气管(24)内设有阻断气体向供气通道27流动的单向阀B(26),所述活塞缸(3)的侧面并且位于进气管(24)的下方位置对称分布有排气管(23),所述排气管(23)内设有阻断气体向活塞缸(3)内流动的单向阀A(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和位于其正上方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且偏向下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托板(4),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托板(4)的下方位置设有橡胶套圈(5),所述套筒(1)上并且与所述橡胶套圈(5)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环绕分布有嵌入在套筒(1)侧壁中且两端连通套筒(1)内外侧的内螺纹套筒(6),所述套筒(1)上并且位于托板(4)所在水平面之上位置固定嵌入有围绕套筒(1)环绕分布的筒体(8),所述筒体(8)的内部设置滑动连接有滑块A(13),所述滑块A(13)朝向套筒(1)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筒体(8)内并且与滑块A(13)上的滑杆(9)相反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B(15),所述滑块A(13)与滑块B(15)之间设有弹簧A(14),所述滑块B(15)上靠近套筒(1)外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贯穿筒体(8)并延伸至套筒(1)外部的末端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旋钮(34),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围绕其正中心环绕设有与下方滑杆(9)一一对应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上端通过铰链B(12)与安装板(2)活动连接,并且其下端通过铰链A(11)与对应配合的滑杆(9)活动连接,所述每个铰链A(11)上固定连接有朝向套筒(1)中心的弹簧B(17),并且每个弹簧B(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于套筒正中心且与滑杆(9)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的连接环(18)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并且靠近安装板(2)的两边位置设置有U形的供气通道(27),所述供气通道(27)其两端均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位于其正下方位置设有竖直放置的活塞缸(3),所述活塞缸(3)其外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嵌入在安装板(2)的底部并且与其活动连接的球头B(20),所述活塞缸(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2),所述活塞(22)其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1),所述活塞杆(21)向下贯穿活塞缸(3)并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洪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伯奈特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