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减震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技术介绍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通常是由防屈曲支撑和自复位系统两个部分组成。现有的该类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大多是在防屈曲支撑部分存在差异,而在自复位系统部分的构造方式基本相同。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自复位系统(内外套管两端加端板,其上锚固SMA复位筋)的构造形式决定了其SMA复位筋长度与防屈曲支撑部分内外套管的长度近似相等。当不对SMA复位筋进行预张拉或进行较小长度的预张拉时,上述特征在防屈曲支撑设计长度较长时将不利于SMA复位筋复位性能的充分发挥,导致该类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对复位材料的浪费,适用范围较窄。当对SMA复位筋进行较充分的预张拉时,由于内外套管两端盖板缺乏有效的限位装置,在遇到较大强度的地震时,SMA复位筋拉伸量很容易超出其最大自复位拉伸范围,导致SMA复位筋面临失效,强震后该类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无法有效的发挥其自复位效果,减小结构残余变形。因此,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现有的自复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防屈曲支撑部分和自复位部分,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包括外套管、工字形内套钢和耗能内芯;所述工字形内套钢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在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上顶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之间以及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下底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所述耗能内芯;/n所述自复位部分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SMA复位筋;所述SMA复位筋套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另一端;/n所述限位槽为对应开设在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和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防屈曲支撑部分和自复位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包括外套管、工字形内套钢和耗能内芯;所述工字形内套钢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在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上顶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之间以及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下底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所述耗能内芯;
所述自复位部分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SMA复位筋;所述SMA复位筋套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槽为对应开设在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及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中间板上的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形状为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平面的回形槽孔,其中回形槽孔的平面部分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均为与所述回形槽孔适配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平面的短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辉,师亦飞,杨博恒,张勋,熊杰程,康莉萍,李宗翱,杨鑫,程威,梁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